马上就要更新完了这部疯子一样的剧,觉得应该为他写点什么,一定要写点什么。
有多长时间,我被现在各种辣眼睛的电视剧荼毒的多长时间,竟让我对国产电视剧产生了如此大的偏见,直到看见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是我从未想过的——能够让自诩泪点高的我毫不吝啬自己的眼泪,能够让喜好苛刻的我毫不犹豫把这部不完美的剧捧上神坛。在此之后的几个月,我也发疯一样的搜寻着所有高分抗日剧,然而再也没有一部可以带给我同样的感受,团长可以说,是国产战争剧中的巅峰和绝唱了。
是的,我偏执的认为国人欠这部电视剧一个好评,现在所谓9.5的评分都是严重低估,它不该被如此对待。
我想让事情成为他本来该有的样子。
我看了许多许多,大家所推崇的近几年的抗战神作,其实很失望,也为团长的待遇感到不公,并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这些制作精良的故事背后,总少了自己的魂——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讲完了就没了,什么都没了,但是大家都热爱赞美它。
团长也是个好故事,而他讲的晦涩难懂,看不懂只觉得糟心,看懂的便觉得剜心 ,它注定会是一部曲高和寡的神作,这不公平。
我只能尽绵薄之力,谈谈这部剧带给我的感受吧。
孟烦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烦了小太爷和他的袍泽弟兄们,一群兵油兵痞组成的炮灰团,常常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最底层的小人物,在那个时代被当成粉笔灰擦掉就没了的炮灰,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感染着我,炮灰也是人。最老生常谈的以小见大, 也是最有代入感的以小见大,南天门的三十八天,我好像看见自己冲了上去,死在了那里。这些可爱的人啊,不该落得这般下场,太残忍了,太残忍了。
这些炮灰中最无法令人忽视的就是孟烦了了,全篇都是以他老年的回忆录来描述的。
兰晓龙真是令人又爱又恨,他用最冷酷的方式向你表现真实,而你只能心痛而深爱着这样的故事,孟烦了的一生,令人唏嘘。
一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北平书香门第的少爷,弃笔从军,却在四年的溃败中堕落成一团名叫烦啦的烂泥。
一次又一次的寄遗书,一次又一次否定了少年中国的自己,小太爷尖酸刻薄的对待身边的一切,怨天尤人,毫不留情。他是孤独的,不识字的兵油子嘻嘻哈哈的过着稀里糊涂的日子,而读过书却没上过战场的阿译依然燃烧着抗日救国的梦想,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清醒着在泥潭里挣扎又堕落的烦啦。
他的魂没了。
直到那天有一根名叫虞啸卿的稻草出现在眼前,孟烦了看见了希望,挣扎出人形的希望,于是他扑了上去,却很戏剧性的断了,从上飞机的二十几个小时之后,他还是渴望滚回溃败收容所做一团烂泥巴,但老天爷不准了,于是孟烦了和他的弟兄们便遇见了那个妖孽,龙文章。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孟烦了是幸运的,他遇见了死啦死啦,真的把他从绝望中救了出来,给他的魂安了家——川军团。
那些白菜猪肉炖粉条的弟兄们,终于变成了孟烦了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是一如既往的的嘴贱,还是一如既往的刻薄,可他变得心软了,他更加在乎这些和他同生共死的臭虫们。
烦啦和死啦一样,或者说那个年代下国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我们想胜利,哪怕死我们也想胜利。
对啊,我们终究胜利了,只是这胜利埋葬了烦啦的袍泽弟兄,埋葬了死啦死啦的希望。
从此以后,烦啦心里装着三千座坟,他把死人活在了自己身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龙文章——我想让事情成为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妖孽,疯子,疯狂的疯子,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在遇见炮灰团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从那审讯的只言片语中只能了解到他曾天南海北的闯过,像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儿。
在我之前的很多视频和文章里都说过,龙文章是一个极具智慧的穿越者,他在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思维接触这个世界。
的确,他是一个狡黠的妖孽,但我觉得,他只是披着妖孽外衣的普通人。
正如孟烦了所说,如果让虞啸卿在方圆百里内选一个和他相同的人,那一定就是我的团长。
虞啸卿把自己站成一杆枪,团长何尝不是一把枪?他支撑着自己每日神经兮兮,支撑起破破烂烂的川军团,只有三米之内的孟烦了,才能够在频繁的接触中找到一些疲劳的痕迹。
死啦死啦活着很累,很累,他清楚的了解这个民族是多么热爱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他在用一己之力企图唤醒人们,繁琐事要了我们的命,家国沦丧却活了六七年,团长对民族的一针见血,是极为难得的,但他真的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抗拒历史潮流的普通人,他渴望着积极抗日,但他无法真正意义上喊醒国人——民族悲哀,莫过于此。
终于,南天门耗尽了团长的心力,他走不动了,一颗哑弹结束了生命。
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的孤独是有多么孤独,他的难过是有多么难过。
虞啸卿——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这应该是全剧争议最大的角色了,他前期的美好与后期的转变的确令人失望。但对我来说,虞啸卿,也是这场悲壮的悲剧中,最大的炮灰。
我恨他,更恨唐基,所以我在我的视频里一定没他的好话,我不否认我对他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因为我对师座有一帮子死忠有着肤浅的觊觎。
但这个人命运的戏剧性也是我欣赏这个剧本的原因之一。
狂热又迷人的凯撒,众人心目中的战神,如果把虞啸卿放在其他剧本里,要不然是伟光正的爱国将领,要不然就是力战殉国的抗日烈士,他的品质,和这些人,很像很像,但我们的虞大少爷,命大,并没有以身殉国在正面战场,兰晓龙给予了他最残忍的一条路,让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现实——一把枪永远不可能弯,只能硬生生折断,虞啸卿在南天门那三十八天被一刀刀凌迟致死,一场怒江之战,虞啸卿亲手葬送了虞家的两个儿子。
这个角色是令人惋惜的,他是时代产物的悲剧,他说,仗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他说,我平生最恶不诚之人。他说,我文敬屈原,武敬岳飞。在南天门刚开始之时,他被架空无能为力,然而最后选择权在他自己手里时,他选择了放弃炮灰团,过于焦虑的虞啸卿,在三十五岁的年龄还没能达到岳飞二十六的高度,他妥协了,从他坐在那一刻起,虞啸卿就彻彻底底死了。
他没能成为岳飞,也没像屈原一样投江,他才是那个撒谎的大骗子,他比那些无辜的炮灰们活的时间都长。
多么怀恋虞师和他的大男孩们,穿着白衬衫在那里打着橄榄球,肆意的笑着,多好。
我一生愧对的挚友,我必须面对的挚友。
尾声——你试着把死人活在自己身上
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影评,和对【向着胜利前进】以及【大内密探灵灵狗】的戏谑不同,我还有很多很多感想想对团长说,这会是第一次,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来写这篇影评,是认为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愿时间能够证明你的价值。
【团长】与其他电视剧给我带来最不同的感受就是,极为强烈的代入感,我就是那群炮灰,我和他们经历了一切,最终满脸泪痕,爱极了我的袍泽弟兄,想念我的团长,和孟烦了一样,心里装着一群死人。
伤心是真的会死人的。
同样,作为一部电视剧,他的深度在同类型国产战争剧中无人能比,它甚至颠覆了我对国产电视剧的看法,也让我看到了一批极为优秀的演员,并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真了解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我真的是三生有幸,在我十九岁的年龄里,看见了这部作品。
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敬人世间的良心。
【我的团长我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