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王安忆《长恨歌》的内涵与外延

儒雅湘水送余波 2024-11-29 21:36:36

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里塑造的主人公——王琦瑶。

“在严师母眼里,王琦瑶不是个做舞女出身的,也是当年的交际花,世道变了,不得不规避起来。……”

通读全书,严师母眼里的王琦瑶,就是作者王安忆对王琦瑶的观感,同样,王安忆也把这样的观感传达给了读者。基于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已经奠定了小说的意境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通读《长恨歌》全书,仅仅开篇第一部第一章,作者那如泣如诉、丝丝缕缕、密密匝匝的文字,淋漓尽致地释放了作者独特的文字功夫,这文字功底作者不读几千乃至上万部中外名著,是不可能拥有的。笔触细腻、描摹状物丝丝入扣、文字优美、语言流畅、遣词造句如有神助、意到笔随,能把我这样挑剔的读者吸引得一字不漏读完,已说明王安忆的文字功底是上上乘了。

无奈作家王安忆这么好的文字功夫勾勒出来的民国末期“上海小姐”——王琦瑶,因一步错,步步错,本少不更事,冲着虚荣的“上海小姐”头衔而去,深陷“妻不妻、妾不妾”的万丈深渊,一辈子一条道走到黑,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上海小姐”的头衔出道以来,期中与多个异性有暧昧关系,直到80年代仍与自己女儿同龄、怀旧的“老克勒”发生了畸形恋,最后因上海混混“长脚”觊觎民国末期国民党要员赏赐王琦瑶的“金条”,索要不成顿生杀意,死于他杀。

王安忆笔下战乱、动荡时代的一群小市民王琦瑶们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在命运的洪流中颠波起伏,也许没有信仰的缘故,也许没改造到位,找不到生活的北,即使在新社会,那颓废、阴沉、鄙陋、腐朽、堕落之气仍尾随王安忆笔下的每一个人。王安忆笔下以王琦瑶为主角的一群男女,没有正常的婚姻家庭观念,男的不担当责任,随乎流俗,要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要么动不动轻生自杀。

与王琦瑶有暧昧关系的男人,从国民党要员李主任,摄影师程先生、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康明逊、混血儿萨沙与王琦瑶私生女年龄相仿的“老克勒”,个个都是玩弄的心态,且造成了其中的程先生即使对王琦瑶是真爱,却爱不上手,真是环扣环,套连套,谜中谜,案中案。

还是引用小说里作家借“鸽子”的感慨作为本文结尾:

“这城市里最深藏不露的罪与罚,祸与福,都瞒不过它们的眼睛。当天空有鸽群惊飞而起,盘旋不去的时候,就是罪罚祸福发生的时候。猝然望去,就像是太阳下骤然聚起的雨云,还有太阳里的斑点。在这水泥世界的沟壑裥褶里,嵌着多少不忍卒目的情和景。看不见就看不见吧,鸽群却是躲也躲不了的。它们的眼睛,全是被这情景震惊的神色,有泪流不出的样子。天空下的那一座水泥城,阡陌交错的弄堂,就像一个大深渊,有如蚁的生命在作挣扎。……

人是那波涛连涌的弄堂里小不点儿,随波逐流的,鸽哨是温柔的报警之声,朝朝夕夕也在空中长鸣。”

天空下的那一座水泥城,阡陌交错的弄堂,就像一个大深渊,有如蚁的生命在作挣扎。

这好像才是充斥奢侈与欲求、繁华与落寞的上海滩的真实写照。

0 阅读:4

儒雅湘水送余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