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琼瑶小说、影视的劣根性、腐朽性与堕落性

儒雅湘水送余波 2024-12-09 22:44:37

琼瑶的小说打着虚无缥缈的情与爱的旗号,浮获批量不知爱情为何物的痴男怨女,在红尘浊世里颠倒颠,阴阳颠倒、男女错位,这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引动的浊流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大举入侵大陆文化市场,那个年代风靡一时的琼瑶热,从小说到影视被琼瑶的卿卿我我、忸怩作态、矫揉造作“占领”。

创作的、编剧的、表演的各路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牛鬼蛇神在一股魔力的推动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琼瑶下三滥的小说造就了从林青霞、秦汉……到赵薇、林心如、范冰冰等诸如此类的昙花一现的影视盛况,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末世狂欢尽在粉墨登场里。

我们还是先看看颇有洞察力的李敖是如何评价琼瑶的。

李敖对琼瑶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 内容千篇一律:李敖认为琼瑶的作品在内容上过于千篇一律,大多是哭天抹泪、寻死觅活的爱情故事,且套路基本是原配成为障碍,第三者是真爱,从《窗外》开始就一直是这样的基调,只是在雷人桥段和狗血程度上有所不同。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就是不重复自己,而琼瑶却不断复制类似故事进行售卖。

- 风格造作俗气:李敖批评琼瑶的作品造作、俗气。

- 对爱情观影响负面:李敖觉得琼瑶的作品对年轻人的爱情观产生了负面影响,与他自己所提倡的爱情观不同。他提倡男女无论做什么都要相爱,而琼瑶则强调“讲的是爱,讲的是礼”,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两人之间的冲突。

- 局限于小世界:李敖曾撰文表示琼瑶应该走出她的小世界,洗面革心,重新努力去做一个小世界外的写作者,她应该知道这个世界除了花草月亮和胆怯的爱情以外,还有煤矿中的苦工、有冤狱中的死囚等。

李敖对琼瑶小说已剖析得入木三分、头头是道、无需我赘述,我是认同李敖的评价的。

琼瑶自身带着旧社会国民党治下的劣根性腐朽性、堕落性,她自身经历就是最好的写照,自己一个劲的在小我、自我、假我里颠倒颠,小说塑造的人物也大都如此,偏要夸大其词说成什么山盟海誓的爱啊情啊的!

琼瑶口口声声情啊爱啊的,她及饰演她剧本的那些走马灯似的演员有过“山无棱、天地合、夏雨雪、冬雷震震,乃敢与君绝”的爱情绝唱吗?显然没有!

倒是从她自身到他人,人人个个滥情,阴阳颠倒、男女错位的所谓爱情泛滥成灾、一泄千里、祸及他人、贻害无穷、贻笑大方。

琼瑶的小说既没有文学价值,也没有社会价值,在乱中取巧的时代获利套现、兴风作浪而已。

以低频负能量吸引同样低频负能量的读者,贻害无穷。

琼瑶的自杀离世是她一世悲情的最好诠释。那是爱也成空,恨也成空空,不如归去的无奈和心酸;是她心灵极度空虚的最好写照,千难修万难修,只有死难修。

在红尘浊世修到最后以自尽告别这个世界,内心有多凄凉绝望!

琼瑶的小说《窗外》《月朦胧,鸟朦胧》《梦的衣裳》《水云间》《望夫崖》《庭院深深》《雁儿在林梢》《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聚散两依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六个梦》《一帘幽梦》《梅花三弄》《烟雨蒙蒙》《青青河边草》《在水一方》《心有千千结》《几度夕阳红》《失火的天堂》, 《苍天有泪》……

琼瑶的小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大陆,60后、70后、80后、90后几乎是在琼瑶的小说及琼瑶电视剧里泡大的。我在1989年看过台湾版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小说也看过几本,事隔30年,都依稀仿佛,恍恍惚惚,记忆深处一无所寻,琼瑶笔下虚无缥缈的爱情把自己都骗得自尽了。

一言以蔽之,琼瑶的小说、影视流毒无穷,贻害无穷。

0 阅读:11

儒雅湘水送余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