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位感情很好的国家领导人。一位是完完全全的农民出身,后来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这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另一位是中共党史上非常杰出的领袖,是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
他们因为工作走到了一起,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对方的生命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他俩到底是谁啊?为啥别人都躲得远远的,他俩当中有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病逝后的追悼会这事儿上,敢出来说公道话呢?而且是怎样一句话就把争议很大的追悼会规格给定下来了呢?
【农民总理卸任 不幸罹患肺癌病故】
这俩人就是邓小平和陈永贵。
1981年11月,中共中央对山西的“农业学大寨”做了总结,一场热热闹闹的运动就这么结束了。“大寨名人”陈永贵呢,早在一年前就自己主动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
陈永贵没了官职后一身轻松,本打算回山西老家去。不过呢,党中央和国务院想到他家的实际状况,也考虑到他的年纪,就对他往后的生活做了妥当安排。于是,陈永贵就留在北京了。每个月给他发的工资按照高级干部里最低那一级的标准,还批准他本人、他老婆和小儿子陈明亮把户口正式转到北京。
陈永贵在北京工作了好多年,不当国务院副总理之后,忙了大半辈子的他,这时候才真正开始过上晚年的悠闲日子。
陈永贵刚卸任不久,就打算从北京交道口的四合院搬走。中央马上指示:“先别急着搬,接着住着吧。”邓小平和胡耀邦也说得很明白:“陈永贵和‘四人帮’没关系,党中央心里很清楚。”
可陈永贵就是要搬走,他说自己都“不在其位”了,哪能还“再享其禄”呢。他多次给相关管理部门打电话,一个劲儿地催着搬家,国家住房管理局没辙了,就在木樨地高干公寓楼给他安排了一个套间。
陈永贵辞掉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后,日子过得挺清闲的。他老琢磨着自己还能做点啥力所能及的事呢,就把这想法告诉了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寻思着陈永贵在农业方面经验丰富,是个行家,在他的推荐下,陈永贵被聘为北京东郊农场的常务顾问。
说实在的,农场顾问根本就没什么官衔等级,不过陈永贵挺乐意接受这个身份的。他每个星期都会固定去两三次田间传授知识,还亲自干活,和农场的工作人员相处得挺好,在农场每个人心里留下的都是质朴的农民形象。
1986年的某天,陈永贵正在农场干活呢,突然就晕倒了。当时在场的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哪知道一检查,竟然是癌症,还是晚期肺癌。
家人和朋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特别难过,可他自己却很豁达,还安慰那些来看望他的老朋友,叫他们别伤心,说自己这辈子过得很值了,哪怕现在就死,也能闭眼了。
当时,赵存棠在大寨村党支部当书记呢,他听说老支书病了,就跟梁便良、郭凤莲他们一块儿到北京去看陈永贵。那时候陈永贵已经病得很重了,人瘦得皮包骨头,咳嗽得厉害,呼吸又急又难受,瞅着就让人心疼。
听说以前的战友们要过来,陈永贵振作起精神,紧紧拉住他们的手,觉得自己心里有好多话想说。
但陈永贵没力气讲太多话了,只是一个劲儿地流泪,看着每个来病房的人,断断续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他特别想念大家,想念大寨。来的人听了也都跟着不停地流泪。
郭凤莲在大寨领导班子里年纪最轻,陈永贵跟她嘱咐的事最多。她心里清楚,大寨一直是老支书心里的希望所在,所以她会听老支书的话,在大寨好好做出一番事业来。
陈永贵跟他们说了自己的后事。他打算死后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地里,活着的时候回不了大寨,死了一定要跟大寨在一块儿。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去世了,终年72岁。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大寨后,大寨的人们都哭成了一片。陈永贵生命垂危之际,神色很平静,他跟在场的人说,人都有一死,他是个农民,能当上国家副总理已经很幸运了。
这事儿一般的农民可做不到。所以啊,自己这辈子没白过,也没给国家丢人。
【经历颇具争议 追悼会规格难决定】
文章讲述了陈永贵的生平,从他贫农的出身一直讲到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写得很详尽。
文中还说,陈永贵同志以前是全国劳模,得了好多各级别的奖励。他坚决听党的话,积极带头改变大寨的贫穷状况,干起活来特别积极,愚公移山那样的精神很感人,一辈子都献给党和人民了。
大寨人已经五年多没见到陈永贵了,他们怎么都想不到,陈永贵身体那么壮实,却突然就走了。陈永贵生前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叫贾进才,都快80岁了。听到这个噩耗时,贾进才一下子瘫在床上,好长时间都没起来。
他讲他肯定会去买个大花圈,用来放在老陈的追悼会上,毕竟这是他俩生前的约定。
陈永贵在北京去世后,他的追悼会该用啥规格办,这可把陈永贵的家人愁坏了。
陈永贵临终前清醒的时候嘱咐过,自己的葬礼一定要一切从简,他就一个心愿,那就是魂归大寨。
陈永贵当过国务院副总理,这是事实。他的经历就挺有争议的,如果追悼会规格太简单,难免会有人恶意诽谤,这些人肯定是别有用心的。
可是,要是他的追悼会办得太隆重了,很可能会被人当作没有遵守相关国家制度呢。
不管是这两种情况里的哪一种,都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呢,在陈永贵追悼会的规格这个事儿上,他家里人是真的犯难,不知道该咋决定。虽说要简简单单的,但要是太冷清了,保不准就会被那些好事的人冷嘲热讽;可要是办得太隆重了呢,又会被人说不遵守规矩。
就在陈永贵的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陈永贵的恩人兼好友邓小平同志知道这事儿后,不但送了专门署名的定制花圈,还把陈永贵追悼会规格的事儿向党中央汇报了。最后,邓小平带着党的指示,很明确地对陈永贵同志追悼会作出了相关指示。
就这么一条清楚的指示,让那些想看热闹的人没法再乱说话了,也向所有人正面回应了党中央对陈永贵的最终评价。
【小平同志发话 按生前职务终定调】
陈永贵去世后,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明确指示:陈永贵同志的追悼会要按副总理规格举办。就这么一句话,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不管是党中央,还是邓小平本人,对身为农民干部的陈永贵都是敬重和肯定的。
病重的时候,陈永贵对不少来看望他的人讲:“小平同志真是个好人啊。”根据党中央和邓小平的意思,陈永贵生前的各种待遇都是按照国家副总理级别的标准来安排的。所以,在陈永贵被查出得了晚期肺癌之后,党中央有关部门也给他安排了最好的医生来治病。
陈永贵病重的时候,邓小平常派人去医院探望他。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就是邓小平派去的代表。胡启立拉着陈永贵的手,叮嘱他好好养病,还跟他说,党中央特别认可他以前的贡献,夸他是农民英雄呢。
党中央晓得陈永贵对大寨感情特别深,就安排有关部门给他专门立了块碑,碑上“功盖虎头,绩铺大地”这八个字,含义挺深的。
陈永贵逝世两天后,遗体告别仪式按计划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大寨的代表、国务院机关代表、北京东郊农场代表,还有陈永贵生前的好友,共两百多人到了现场,来送别这位一生充满坎坷的老人,向他鞠躬告别。
陈永贵面容安详地躺在满是姹紫嫣红鲜花的地方,身上庄严地披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人已经去世了,活着的人很悲痛。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场景下,追悼会上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
陈永贵的一生跌宕起伏,最后走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希望自己的追悼会一切从简,不想给国家增添麻烦。他的追悼会已被批准可按国家副总理规格举办,可家人们考虑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只邀请家族亲戚、部分国家领导以及他生前的好友参加。
华国锋同志面色沉重,朝着陈永贵的遗体默默地鞠了三个躬,表达自己的哀伤。要走的时候,他在追悼会会场绕了一大圈,这才很不舍地离开。
家人依照陈永贵的遗愿,没把他的骨灰葬在八宝山公墓,而是带到山西昔阳县的大寨村,让他入土为安、落叶归根。陈永贵死后魂归故里,骨灰撒在大寨的田野,葬在高高的虎头山头,生前愿望没达成,死后却和大寨融为一体了。
陈永贵的大孙女陈新春和大儿子陈明亮跟着到了大寨。在大寨的干部和群众带领下,他们捧着陈永贵的遗像,把他生前走过的那些熟悉地方又走了一遍。大寨的乡亲们,有的喊着“老陈”,有的喊着“永贵”,都来送别陈永贵了,哭声震天,谁看了都会被打动。
这一回,以前当过大寨老支书的陈永贵,在离开了六年之后,又回到大寨村这个故乡了。还好,这一回他回来就不走了,他会和他深爱的虎头山永远地在这儿安息。这一回,陈永贵同志是彻底回归了!
【结语】
陈永贵这人的一生争议不少,不过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也有着很深的意义。他是农民的孩子,在黄土地长大,在大寨村拼搏,所以他希望死后还能看到大寨的变化发展。
那时候啊,党中央对陈永贵和大寨运动都已经有结论了。邓小平同志呢,他地位很高,但是能有同理心。在陈永贵追悼会这个事儿上,他敢站出来说公道话,就这么一句话,就把事儿给定下基调了。这真的是感情很真挚,特别英明伟大啊。
任何人的一生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老百姓是这样,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陈永贵的一生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霞飞写了一篇文章,叫《邓小平与陈永贵》,登在2012年第6期的《湘潮(上半月)》杂志上,页码是50 - 55页。
[2]孔令贤写了篇《陈永贵逝世前后》,登在2006年第7期的《记者观察》上,页码是26 - 28页。
[3]成栋. 陈永贵最后岁月的一些片段[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3): 89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