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各地2021年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作为中国城市塔尖的万亿元GDP城市座次也已经排定。竞争胶着的城市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位置,新晋成员却掀起了排名竞争,成为万亿元城市俱乐部中的“搅局”力量。从分布情况来看,24个万亿元城市中,有18个是南方城市,只有6个来自北方,分别是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和西安。而在十强城市中,仅有北京一城。广东和江苏各有4个万亿元城市。万亿元城市的排名格局也反映了当前南北发展差异。(第一财经2月10日)
各地2021年的经济数据决定了万亿元GDP城市的座次排名。对于这样排名来说,人们感到了一座城市的大致情况和基本概貌,和它可以预期的未来。这在受众心目中已经变成了某种经济发达程度的符号,而这就是目前这种排名给大众起到的普遍定位作用,换言之,对于一座城市印象的形成,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就是来自于这样的排名。
但目前这种GDP城市的座次排名只是一种粗线条的表示,犹如画像的像素一样,完全是大颗粒的马赛克状态,这在远距离的宏观上看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在近距离的微观上看就反而看不清楚一样,因为对于细部一些资源占有的情况还无法表示。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地方来讲排名靠前并不一定代表发展就好,因为它可能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或其他优势,而这一切都不具备可比性,只有条件资源大致相当的城市间才有可比性。
比如,某座城市的GDP很高,但它的人口也更多,而如果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排名就会发生变化,或者变得很低。再比如,某座城市的GDP很高,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也很多,比如人均土地矿产等资源占有量很高,而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这个排名并没有纳入细部的因素,也就没有比较学上的意义,也就看不出真正意义上的高与低。 因此说目前这样的排名代表的只是一维空间的情况而已。
但 GDP是为人服务的,因此首先就要平均到人头上才能看出真正的高低,如果不考虑人口的情况,那么也就只剩下学术意义了。因此,对于城市GDP的排名应当是多项指标并存,既要看总量上的,又要看人口平均量上的,既要看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家底资源,也要看实打实上的原创发展。
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数人们都比较相信城市的GDP排名,这毕竟是一种量化的标准。但这也极易形成简单的判断,而在人的思想中一旦形成了简单的判断就很容易将事物看变了形,而影响到对一地一市的客观认知,那样的话,这个大统的排名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统计方面也在要求发生丰富的变化,因为单一的量化标准很难完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画像,而要想给经济社会画出完整的不失真的画像,应当要多维度多角度地量化统计,让多项量化标准共同画出不失真的发展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