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籽料还不太贵的时候,有不少雕工平平的“学徒工”,料子不错工艺却拖了后腿。
后来籽料价格一涨再涨,工价自然也水涨船高,逐渐形成了“工料各半”的局面。

今天就来分享一块和田籽料的“佛公”,看看这件小而精的黄沁小籽,究竟是工好还是料好?
名称:佛公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重量:12g
尺寸:31*25*11mm

这件藏品由一颗黄沁小独籽巧雕而成,沁色饱满亮气、浓重沉厚,玉质细腻温润、密度极高,上手把玩油性十足。
肉眼不见结构,糯性与老熟度良好,籽形圆润趁手,盘玩时有明显压手感。加上老气十足的秋梨皮色,是一件非常开门的老熟料。

工好:巧雕随形、名家之作!
巧雕随形:
这颗小籽虽然体量不大,但完整性却很好,无论是接近卵石的籽形,还是一气呵成的品相,都已经接近玩籽的水平。
所以在雕刻中也尽量保留了原籽特征,只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开脸,很好的凸显了原石的品质。

名家之作:
懂雕工的玩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件佛公是杨子奇工作室的雕件。“侯佛”和“杨佛”是苏工名气最大的佛雕,前者是侯晓峰,后者就是杨子奇。
而“杨佛”最擅长这种串珠佛的独籽巧雕,线条流畅,开脸生动,形象十分传神,是苏工佛造像的最高水平。

料好:独籽、老料、黄沁、秋梨皮!
独籽:
从现代玩家的角度来看,独籽雕件比切料成品有更高的吸引力。这一方面是因为独籽更加自然随性,另一方面则是能更好的辨识籽料身份。
一颗独籽做一个雕件,毛孔皮色都能完整保留,这样的藏品保真度更高,也更有收藏价值。

老料:
比起普通白玉,沁色料对老熟度的要求更高,只有真正的老河道料,才能避免返碱起性的尴尬。
黄沁,尤其是全玉种的老黄沁,上手盘玩之后会形成明显包浆,沁色会更加沉厚亮气,玉质和油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黄沁:
这两年最火的和田籽料,可能就是天然的全玉种黄沁了。虽然还是后天形成的致色,但沁色和玉质都已经可以和黄玉媲美。
无论原籽还是雕件,黄沁都是最出彩的带色籽料,搭配苏工的俏色设计,往往比皮色料更出彩。

秋梨皮:
秋梨皮是和田籽料里最保真的皮色,堪称皮色和沁色的“黄金搭档”,就像是和田籽料最有效的防伪标识。
现在市场上所谓的“黄沁”,经常有加色优化甚至药水去黑的问题。但如果沁色表面有完整的秋梨皮色,就能起到保真保籽的作用。

其实“工料各半”这句话,在籽料藏品中还有另外一重含义,就是越好的料子越要用好的雕工处理,而好的雕工也只会出现在好玉之上。
大师和名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玉质的肯定,好工好料才能做出真正的精品。

即使只是十几克的小籽,只要够真够好,也可以做的非常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