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和田玉国标,被玩家们戏称为“透闪石玉”鉴定,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能出证书。
但还是有些料子,连这样的标准都达不到,堪称是真正的“石头料”。
一、含量太低的新坑青海料

曾经的昆仑玉,也就是现在的青海和田玉,老坑与新坑的玉质差距极大。
其中最差的新坑白玉,方解石含量极高,已经有些接近阿富汗玉的感觉,矿物结构已经不是毛毡特征,油性更是无从谈起。
二、玉化不足的唐河彩玉

除了少数玉化程度极好的料子,唐河彩玉其实更像是一种奇石,是像太湖石那样的观赏藏品。
玉化不到位的唐河彩玉,不符合玉石的鉴赏标准,更谈不上什么珠宝等级,和田玉还是要以玉质为一切的基础。
三、石性偏大的广西黑青玉

广西黑青玉目前已经被开除出和田玉家族,但很多商家还是按“黑羊脂”在进行售卖。
好点的广西黑做个配珠也不是不行,但有些黄泥黑石料实在和玉没什么关系。而且考虑到它曾经的用途,还是不要上身佩戴的好。
四、皂感严重的罗甸白玉

同样的特殊石材,罗甸玉的升级对传统白玉伤害更大,毕竟还是有不少人分不清油性和皂感。
和田玉的灵动高级是润度和油性的叠加,至于半生不熟的罗甸白玉,还是回归原本的石材身份吧。
五、染色加胶的巴基斯坦碧玉

巴基斯坦碧玉仿俄碧,是直播间的常备节目,但因为巴碧绺裂较多,不太容易出大件的成品。
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注胶染色的a+b碧玉,抓住了和田玉不测玉色和胶体的空档,用翡翠的造假手法处理碧玉。
六、杂质过多的北极玉

北极玉有时也叫加拿大玉,也属于透闪石玉的一种,玉色以碧玉为主,内部常见金点和白棉。
品相好的北极玉可以做一些雕件摆件,但毛病太多的就没什么赏玩价值,戴着还容易拉低档次。
七、品相极差的河磨玉或黄白老玉

河磨玉这两年很火,有不少料子卖的比籽料还贵,但也只是其中极少数优质的析木河磨玉。
其他大部分普通河磨玉,还是偏蛇纹石的玉质特征。加上小毛病又多,即使雕刻成花件也很难出彩。
八、天然原籽的“鱼缸料”

都知道和田籽料贵,也知道原籽特别稀少,但绝不是所有的原石都有收藏价值。而且残酷的就是,大多数普通原籽都是无用的废料。
这些料子在市场上统称“鱼缸料”,既不好看也不好切,雕刻也纯粹浪费功夫,给鱼缸垫个底还差不多。
九、漂染处理的韩料

还是再强调一下,韩料是韩国的春川料,和东北玉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不要被商家骗了。
韩料本身玉质就差,漂洗染色之后就更糟糕了,韩国人把它卖给中国就好像看傻子一样,想想都觉得憋屈。
十、二上加强的优化料

关于造假的态度玩家还是要分明一些,无论是骗人的仿籽做皮,还是加色去黑的优化料,都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买个桌椅板凳还要担心甲醛,贴身的玉石却是化学处理的工业品,这真的就太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