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到一则消息,16岁少女黄琪惠因在电视节目中给主持人把脉,更因其是清代名医黄元御之后而迅速走红。
受女儿影响,身为中医的黄慧琪父亲的电话被打爆,很多人慕名求医问药。
黄琪惠之所以能够走红,最主要的原因应该不是小小年纪便能把脉,而是因为其是黄元御之后。
对中医药接触较少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黄元御,但在中医业界,黄元御可是鼎鼎大名的。特别是自学中医人士中,学习、尊崇黄元御的非常多。
据我的观察,最受中医自学者和爱好者追随的中医名家主要有五位:倪海厦、李可、李阳波、张锡纯、黄元御。
正因为黄元御有着众多的追随者,所以黄慧琪在自报为黄元御之后,才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与此情形相似的是,倪海厦的弟子会有很多人追捧,不少医生以曾受李阳波指点为荣,李可弟子出版的书籍多会热卖等等。
所以,虽然小小年纪便会把脉确实殊为不易,但却并不是黄琪惠走红的关键原因。再者,如果她不是黄元御之后,而是其他名医之后,似乎也不能引起如此轰动。
黄元御之所以广受追捧,我认为主要以下几点原因:
一、文章可读性极强。
中医书籍往往晦涩难懂,很容易令学者兴趣索然,而黄元御的著作则可读性很强。
黄元御自负古今无双。虽然关于黄元御的学术一直有很大争议,但即便反对者也不得不佩服黄元御确实才华横溢。
黄元御在三十岁时偶患眼疾,被庸医误治,导致左眼失明,才不得不放弃功名,转而专攻岐黄,所以黄元御的文采是极好的。
黄元御的文采在其所著的《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中体现的非常明显,通篇采用骈体文的格式,流畅自然,毫无堆砌之感,300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不觉得晦涩。
二、立意明确。
黄元御的主要学术观点是扶阳抑阴,这种学术思想贯穿于其等身著作。所以读黄元御的书,很容易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
黄元御有很强的批判精神,或者也可以说黄元御很狂。
正如其在《伤寒悬解》序中所写:嗟呼!仲景著书,几何年矣,而千载尘封,迄无解者。今日之作,纵尔敝精劳神,不得已也。
上文大意为,张仲景的著作虽已流传千年,但却从没有人正确解读过,现在只有由我黄元御来做这项艰苦的工作了。
而在黄元御的著作中对前辈的批评极为常见,更不乏指名道姓者,比如他说喻嘉言无知妄作,说李时珍杂、李士材杂、薛立斋庸、赵养葵妄、张景岳、冯楚瞻浮夸。
读黄元御的书,单只看其是如何骂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骂人虽然不对,但孰是孰非,观点明确,也也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这或许也是黄元御著作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三、完整的理论系统。
通过学习黄元御的著作,能很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从而能对疾病、对中医药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这应该是黄元御区别于其他很多名家,并之所以吸引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以上是黄元御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但这些特点却并非完全是优点。
虽然黄元御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却并非完美,如再根据黄元御所言,认为其所批判的那些名医大家不值一提,更是大错而特错了,这是在学习黄元御时需要注意的。
1、黄元御虽然名重一时,贵为御医,但等身著作却只被四库全书收入目录,这与同时期名医徐灵胎的待遇是天差地别的,官方答复为:师心太过,求名太急。
所谓“师心太过”,即把老师的思想据为己有。这种评价可谓挖心刺骨,黄元御即便再坚强估计也扛不住这样的打击。
2、再比如黄元御所著的讨论温病的《四圣悬枢》,该书的论治思路完全没有其一贯的扶阳抑阴的影子,在黄元御的医学著作中显得非常特别。清末名医陆九芝“黄氏窃书”的观点并非是空穴来风。
3、清末名医王孟英对黄元御的评价颇值得参考。
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中写道:黄氏虽精究医学,而泥古太深,偏尚扶阳,恐未深于阅历,所以非知之难,行之艰也。
王孟英的大意为:黄元御纵然聪明绝顶,但医学实践太少,所以才导致认识偏颇。
4、即便再高明的医生,都有其局限性。
北方的医生,对南方的疾病就缺乏了解;城里的医生,对农村的疾病就缺乏了解;御医,对平民的疾病就缺乏了解;挂号费高的医生,对穷人的疾病就缺乏了解。
黄元御30习医,享寿53岁,著作却有200万字,人的精力和阅历都是有限的,对疾病、对药物必然无法面面俱到。所以更好的学习黄元御,还要博览众长方可。
5、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据此便认为找到了学习中医的诀窍,就可能会误入歧途了。
很多人想学中医,但苦于没基础、少精力,便想找一条终南捷径。这种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千万要注意,不要在找捷径时走入歧路。
好像有一位金超杰医生,创立了一套“金氏五行升降理论”,言称两节课便能教会中医。
所谓五行升降理论不过是剪裁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这是否是“师心太过”呢?
两节课能否学会中医呢?又要收费多少呢?这可能不是“求名太急”,但是否有“求利太急”之嫌呢?
6、又有人说黄慧琪小姑娘之所以小小年纪便热爱中医、掌握脉诊,是因为遗传了祖上的良好基因。
这种观点就不值一提,仅博可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