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朋友对孔子形象的认知都来自于教科书上的孔子画像——一位略微驼背的和蔼老人,可如果我们翻翻史书,就会发现历史上真实的孔子跟画中的有所出入。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意思是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称呼他为“长人”,并感到奇异。如果根据《史记》成书时所沿用的周红黍尺(1尺=0.231米)来算,孔子的身高足足有2.21米!马上就赶上姚明了。
除了个子高,孔子的力气也很大。《列子·说符》记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意思是孔子力气大到能徒手打开城门。要知道古时候的城门动辄就有六七米高,有的甚至需要十几人才能推动,孔子徒手就能开关城门,绝对是妥妥的大力士。
不仅如此,孔子享年72岁,而春秋时期人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可见孔子还十分长寿。
又高又壮还长寿,孔子是怎么办到的?其实,这和孔子深谙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只知道孔子是我国的先贤大儒,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位养生大家。想知道孔子的养生秘法并不难,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就介绍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观。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包含“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四个方面,其是在通络治未病的医学理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医”的养生精华上总结而来的。在儒家养生观上,“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主要阐述了其“中庸和谐”“仁德者寿”两个方面。
中庸和谐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道德标准,意为待人接物要保持中正平和。落实到养生理念上,则主要体现为“适度”。例如在饮食上,孔子认为饮酒需要节制,醉酒不仅失态,还会影响健康;在运动上,孔子主张“动中以求静”,提倡轻松愉快的适度运动,比如射箭、游泳和散步等。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也将儒家的这种“中庸”理念融入到养生理论中,比如饮食不可过饱过饥,要营养均衡;运动不可过量,在坚持运动的同时,一定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不要给身体造成太大负担。
以“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为指导创编的中华通络操节奏适中、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练习。其动作中蕴含了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特点,能帮助我们在相对舒缓的运动中宣畅气血、舒展筋骨。长期坚持练习,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运动损伤,还有预防、调理慢性病的功能,非常符合儒家中正平和的气质。
仁德者寿
仁德,一直都被认为是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核,孔子主张“仁者寿”,儒家经典《中庸》也认为“大德之人必然长寿”。为什么在儒家思想中,仁德的道德品质会与长寿画上等号?
简单来说,仁德之人往往都是乐观豁达、不骄不躁的,他们通过节制私欲来修养身心,从而避免因为心理失衡而出现各种身心疾病,这种平和的、无欲无求的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长寿。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倡导学习儒家追求的仁德、乐观的心态,强调我们应善于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心情舒畅了,身体当然也就更健康了。对于一些长期处于忧虑、烦躁情绪中的朋友,可以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静神”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打坐、冥想等方式来使心境平和,还可以选择在“静神”理念指导下研制的解郁除烦胶囊,其由栀子、姜厚朴、连翘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理气解郁功效,能显著缓解焦虑、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
总的来说,儒家学者是在追求自我身心修养,以及与外界和谐共存的过程中达到养生目的,其倡导的仁德者寿、中庸和谐的养生观,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之一,也为我们当代人养生提供了有益指导。愿大家都能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的指导下,汲取儒家优秀的养生理念,积极调整心态,迈向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