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凭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三论部分网民对胡适的错误评价

书生说文化 2024-06-28 19:12:52

最近,中国部分网民对于民国著名学者、思想家和哲学家胡适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支持他的人称他为开宗立派的学者、开一代新风的思想家、引人深思的哲学家,播撒民主与科学的自由主义大师。

反对他的人称他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某些旧文人心目中的现代孔子、甚至有人说他以和平之名,行投降之实,实属汪精卫之流。

胡适之

现在对于胡适的评价,人们激烈讨论的地方也就是这些。除了观点没有变更之外,人们对胡适争议的论据,也都是援引前人的观点,这一点笔者已经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

毛主席否定胡适之,蒋委员长否定胡适之,周总理否定胡适之,他们三人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毋庸讳言,他们三人在识人用人之处各有独到的一面,可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反对胡适,可见胡适是多么值得反对和否定。

事实上,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比如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毛主席否定胡适之,但他们不知道或有意忽略毛主席早年间澄江胡适之当做楷模,他们更不知道毛泽东曾多次提及等时机一到要为胡适恢复名誉。

胡适之

他们只知道蒋介石在日记里痛诋胡适,但他们不知道或者有意忽略在胡适去世后,蒋介石亲自撰写挽联称赞胡适是代表新旧两派的师表和楷模。

他们对于胡适与汪精卫共同组建并加入低调俱乐部的低调津津乐道,却对后来胡适退出低调俱乐部后,与汪精卫分道扬镳并为抗日奔走呼号的事情只字不提。

他们对于胡适与曹诚英、陈衡哲、徐芳以及韦莲司以及罗维兹的桃色秘闻大肆渲染,却对胡适与夫人江冬秀数十年的相濡以沫,极力回避,他们提取江冬秀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她那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和她抡向胡适的那把菜刀。

关于胡适的诗歌,他们只知道浅显易懂的《两只蝴蝶》,和被改编成歌曲的《兰花草》,动辄就以“蝴蝶呀,小草,这也叫诗吗?”

——却不知道毛主席家喻户晓《沁园春》就脱胎于胡适的《沁园春》,更不知道关于新诗,胡适还有许多堪称佳作的作品。比如笔者最喜欢的这一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 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胡适虽然不是一个完人,但他的确是一个努力成为完人的人,尽管他有诸多的缺点,但是不可否认,他更多的是有别于国人劣根性的优点。

至于他为什么让同时代的前辈或者后辈又爱又恨,其实他早在生前就给出了回答:

在一个文明国家里,人民必享有自由,思想的自由,说话和不说话的权利,对于一切,必先怀疑而后方可以相信。

可是在近代中国那样一个受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的社会,在那样一个受国外侵略者蹂躏的社会,又怎么能容许怀疑,又怎么会有自由呢?

因此,胡适就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正如笔者在一首诗中所说:

在曾经那个老大帝国,

没有受过教育的老百姓不懂你,

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不赞成你,

要把持教育的专制者不待见你!

学贯古今,联通中西;

你怎么就不能放弃那

——老百姓不懂,

知识分子不赞成,

专制者不待见的——

自由主义!

到了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相对于呼市同时代的人来说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历史长度和历史高度,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胡适。

而不只是引用一些前人的只言片语,就对人生极其复杂的胡适断章取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告诉我们,要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看待社会和社会人物,而不是以偏概全,一言毁誉。

2 阅读:82
评论列表
  • 2024-07-17 14:04

    没有读什么书的人都仇视胡适😂

  • 2024-07-17 21:59

    人家评价管个屁事,人家又儒雅又有远见学问又多,眼气死你们

  • 2024-07-02 12:52

    不懂真诚的人,看不到别人身上的光...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