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薄一波初抵延安,次日即获毛主席召见。会面时,毛主席屡言“如履薄冰”,自此,薄一波之名深刻于伟人心中。
43年后,1986年,薄一波赴韶山伟人故居,于滴水洞被请题字,未即下笔。三日后,他派人送来20字题词。
薄一波所著内容为何?
【37岁当中央委员】
薄一波,1908年生于山西定襄,与开国大将许光达同年出生。少年时,他阅读众多先进书籍,萌生救国救民之志。后赴太原求学,接触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愈发热衷。
17岁时,薄一波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了自己充满波折与壮丽的革命道路。
土地革命时,薄一波遭叛徒出卖被捕,历经5年铁窗生涯。他未曾屈服,获党组织营救后,更坚定投入革命工作,干劲十足。
俗话说,面子靠己非他赐。薄一波的高历史地位,源于其卓越才能。同时,不可否认,毛主席在其革命路上扮演了重要贵人角色。
1945年党七大上,鉴于薄一波的坐牢经历,他被定为候补中央委员。当时有人认为他能成为普通党员已属不易,成为中央委员更是无望。
毛主席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与薄一波交谈后,鉴于其表现,认为他是可造之材,遂表示:“让薄一波直接任中央委员更佳,候补之说不妥。”
因毛主席的表态,37岁的薄一波当年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44名委员中最年轻者。中国有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恰似其心境写照。
薄一波受毛主席青睐后深受感动,决心更努力投身革命。他言行一致,建国后因此再次担任重要职务。
【如何评价毛主席?】
薄一波历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及华北局第一书记等职。全国五大分局时期,他年轻获此重任,足见毛主席对他的高度信任与重视。
薄一波并非全然正确,他同样存在犯错的时候。
建国初期,税收问题频现,为加强管理,薄一波决定实施公私平等税收政策,该政策适用于私营与国营企业。
薄一波犯错因他未先报告中央,擅自与资本家商议政策。此举引发质疑,有人指责他不明立场归属。
为此,毛主席严厉批评了薄一波,薄一波无异议,承认错误。毛主席仍信任他,认为这只是工作失误,非能力问题。
毛主席持续器重薄一波,薄一波极度崇拜毛主席。即便身体受限,崇拜不减。毛主席逝世后,社会动荡,薄一波则撰写多篇怀念文章,表达敬仰。
1986年,薄一波南下调研,专程访问湖南的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故乡。虽毛主席已逝世十年,但他对主席情感深厚,深知自身成就离不开毛主席这位贵人。
若无毛主席昔日慧眼识才,纵使自身才华横溢亦难展。因此,踏入伟人故居,薄一波虽年迈,却仍神采奕奕。
行走时,薄一波郑重道:“小平同志所言极是,无毛主席,党犹在黑暗中探寻。少奇、彭总及我等,皆是毛主席的学生。”
在滴水洞,工作人员请薄一波题字,他思索后未接笔,笑道:“毛主席乃吾师,相识数十年。请各位宽限三日,三日后,必呈上一份满意之作。”
三日匆匆逝去,薄一波遣人递来一纸,上书:“秉承您阐释的实事求是之道,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在滴水洞,薄一波预言,未来毛主席的地位必将更加显赫。
离休后,薄一波仍祖国各行业发展,无私待人,曾捐积蓄建校。2007年,他结束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