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4岁的他成为大军区副职干部,上将张爱萍:这有啥不好?

方正刚不毅 2025-02-23 17:06:56

1982年,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委依安排合并成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上将本应为新部门负责人,但他表达了离职意愿。

上级无奈,既决定离职,便请推荐副主任人选。

张爱萍果断推荐伍绍祖为副主任,此举却立即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显赫出身】

伍绍祖祖籍湖南,生于西安,为抗战时期新一代中国人。受严格家教影响,他自幼成绩优异,品德高尚,19岁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伍绍祖家庭非凡,家中珍存三张照片:伍绍祖祖父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校友合照,其父伍云甫与毛主席合照,及伍绍祖一家与毛主席等同志合照。

值得注意,这三张照片均出现了毛主席的身影。

伍绍祖的祖父伍如春,乃毛主席湖南第一师范同窗,因身形魁梧且年长毛主席15岁,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伍大力士”。

伍家珍藏的首张照片为伍如春与毛主席及同窗合照。因家中有老母需奉养,下有妻儿,伍如春未能随毛主席投身革命,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建国后,伍如春致信毛主席,主席未忘老同学,知其生活拮据,特寄300万旧币助其改善。此事彰显了毛主席重情重义的性格。

伍如春未随毛主席革命,却教导儿子伍云甫投身革命。1931年,伍云甫赴中央苏区参与创建红军电台,期间频繁与毛主席会面。

毛主席闻伍云甫乃老同学伍如春之子,含笑称赞:“如春兄之子亦投身革命矣!”

伍云甫不负父望,通过努力成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创始人,且育有优秀子嗣伍绍祖。

【34岁的大军区副职】

伍绍祖出身显赫,受完备教育。其父为老红军,对他成长要求严格。伍绍祖自幼聪颖,清华毕业后任全国学联主席,成为青年翘楚。

1972年,伍绍祖成为王震将军秘书。数年后,聂荣臻偶知其为清湖大学物理系杰出毕业生,略带责备道:“让其任秘书,岂不埋没人才?应随我投身国防工业。”

伍绍祖的人生轨迹因聂荣臻的建议而发生改变,走上了新的道路。

特殊时期过后,34岁的伍绍祖凭努力成为国防科委副局长,此职位于他年龄而言已属不易。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风云变幻中,他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1982年,张爱萍卸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前,负责组建科工委领导班子。他向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遵循“德才兼备”,并响应“年轻化”,计划通过群众推荐来选拔。

杨尚昆闻言未反对,表示:“可先行尝试,若成效显著,再于全军推广。”

在单位工作时,伍绍祖表现勤恳,成为众人楷模。张爱萍提议推选干部时,伍绍祖自然成为推荐对象之一。

张爱萍的此次推荐前所未有,如国防科工委的“原子弹”,影响巨大。老同志们思想转变后,迅速提交名单,多数人获广泛赞同。

有人对伍绍祖的任命不服,因依据张爱萍的方法,伍绍祖直接当选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为大军区副职,伍绍祖当时仅为副师级,此番任命意味着他连升三级至军级,引起部分人士不满。

张爱萍性格直率,认为伍绍祖任副主任是好事,象征革命事业有接班人。他与人交谈时表示:“伍绍祖担任此职,并无不妥。”

张爱萍为服众解释:中央军委现任领导多三四十岁便任兵团领导,他亦是如此。他主张能力为先,不拘年龄,有志者事竟成,用才应不论年幼。

伍绍祖得张爱萍支持,最终就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实现三级跃升,当年即成为我军最年轻的大军区副职干部。

1988年军衔制恢复,伍绍祖获授少将军衔。后转至体育领域,任20世纪末国家体委主任及21世纪初国家体育总局首任局长。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