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人,明朝大臣,官至礼部尚书。
霍韬
霍韬勤奋上进,广博多学,被称为渭崖先生。
正德九年(1514年)霍韬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中进士。考中之后,他提名候补,就回家成亲去了,此后一直待在家乡刻苦读书,研究经史。
直至公元1521年,明世宗嘉靖帝继位之后,霍韬被任命为主事。
初入职场的霍韬,工作热情高涨,就向皇帝提了几项建议。其中有避免宦官专权的问题,对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进行一定限制的问题等等。这些建议,今天看来也是切中要害的,所以当时嘉靖帝都十分高兴的听从了,霍韬在嘉靖帝心中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一入职场,霍韬就遇到了明朝这场刀光剑影的权力斗争-“大礼议”之争。在这场皇权与阁权之间的较量中,霍韬站对队伍了,他毅然决然的站在皇帝的队伍当中,赞成尊兴献王为皇考,而不是皇叔考。他引经据典,援用古礼与当时朝中阁臣对立,支持嘉靖帝的决定,提出继统不继嗣的思想。
来自广东南海县的霍韬、方献夫与张璁、桂萼、席书等人,是参与大礼议之争支持皇帝的五位主要大臣。
嘉靖帝
在这场较量中,嘉靖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于是对帮助自己的一众大臣都给予嘉奖。
“大礼议”之争初期,嘉靖帝要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大礼议”之争结束后要升他为礼部尚书等职,霍韬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力辞不受。
他对皇帝说:我之所以支持您,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私利,不接受升职加薪的奖励,是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为了父亲,以官职俸禄利诱臣子来支持您。我要让天下人看到,支持您的人不是为了官职,这样就更能证明,您的决定是符合礼法的。
这番话说得嘉靖帝龙颜大悦,虽然暂时没升迁,却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升迁也是迟早的事。
西樵山四峰书院遗址
1523年霍韬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创建四峰书院,与湛若水的云谷书院、大科书院,方献夫的石泉书院并称明代西樵四大书院。
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
夏言比霍韬年长几岁,早入仕几年,也是因“大礼议”得到重用的,他是因天、地分开祭祀的奏折而深得皇帝宠信。
夏言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想把天、地分开祭祀,不顾群臣反对,授意夏言上书附和,却遭到了霍韬的反对。
嘉靖帝怒斥了霍韬之后,他不敢再继续反对了,却给夏言写了一封信,将夏言大大贬斥了一通。
没想到夏言却将这封信交给嘉靖帝,并且列举了霍韬目无君主的七条罪行。嘉靖帝一气之下,就把他投入了都察院的监狱。
虽然霍韬入狱了,但是嘉靖帝仍念着“大礼议”的情分,允许霍韬用钱来赎罪还职。
因此霍韬与夏言就结下了梁子。
张廷玉评价霍韬“量褊隘,所至与人竞。”还是很客观的。就是说霍韬肚量狭隘,因此后来就陷入与人争斗之中去了。
因为心中那根刺一直过不去,所以与夏言的争斗持续进行着,最终霍韬失去嘉靖帝的宠爱和重用。
其实在霍韬后来复职之后,夏言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执掌大权,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但是霍韬却没有放弃与夏言争斗,后来不时就能听到一些中伤夏言的话,大多数出自霍韬之口。
两人都互相在嘉靖帝那给对方上眼药,但是嘉靖帝因为不想多加过问,所以并没有追究二人。
霍韬见这样斗下去没什么结果,于是又动起其他心思。
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霍韬也明白这个道理。当时武将郭勋与夏言有矛盾,于是他决定联合郭勋,一起对付夏言。
但那时的夏言因天地分祭的奏折,皇恩甚隆,一路斗倒前内阁首辅张璁、前礼部尚书霍韬、前勋臣之首郭勋,斗遍朝中无对手。
霍韬后由南京礼部尚书到北京担任都察院职位,嘉靖十九年,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文敏。
后人把他和石(石肯)乡梁储,西樵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三阁老”。
霍韬与湛若水是至交好友,也是姻亲,霍韬女人嫁给湛若水的儿子。
霍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