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波湖畔,杨柳依依,柔条拂水,撩动着春日的旖旎。李墨独坐湖边凉亭,一袭青衫,手捧《诗经》,清越的吟诵声,随着微风,飘散在湖光山色间。他乃这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才子,剑眉星目间满是书卷气,再过月余,便要启程进京赶考,此刻正抓紧这暮春时光,沉浸于诗韵之中。
湖面上,淡淡的雾气仿若轻纱,缭绕不散,远处山峦在这朦胧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水墨洇染的丹青画卷。忽然,一阵清越的琴声,仿若天外飞来,悠悠扬扬地自湖面飘至。李墨抬眸,只见湖心不知何时多了一叶扁舟,舟上一位白衣女子,背对他而坐。墨发如瀑,顺着她的身姿倾泻而下,随着琴声的韵律,轻轻摇曳,仿若一幅流动的墨画。
李墨看得入神,一时痴了。他缓缓放下书卷,不由自主站起身来,目光紧紧锁住那女子的背影。琴声时而如泣如诉,仿若幽咽泉流,倾诉着千年的哀愁;时而欢快跳跃,似春日雀啼,传递着无尽的欢愉,宛如在讲述一个动人的传奇。
一曲终了,女子轻盈转身。李墨只觉呼吸一滞,眼前之人,生得极美,眉似春山含黛,目若秋水含星,肌肤赛雪欺霜,最是那双眼睛,清澈见底,仿若能直映人的灵魂深处。
“这位公子,”女子朱唇轻启,声音仿若清泉击石,清脆悦耳,“方才可是在吟诵《诗经》?”
李墨这才回过神,忙拱手行礼,儒雅谦逊:“正是在下。姑娘的琴艺,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女子微微一笑,笑容仿若春绽繁花,瞬间点亮了周遭:“公子过奖了。我见公子读书专注,不忍打扰,便以琴声相和。”
李墨心中一动,眸光闪烁:“姑娘也懂诗书?”
“略知一二。”女子言罢,莲足轻点,竟自舟上翩然而起,衣袂飘飘,仿若凌波仙子,须臾便落于凉亭之外。李墨这才瞧见,她赤着双足,脚踝处系着一串银铃,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若仙乐。
“我叫清漪,”女子款步走进凉亭,“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李墨。”李墨忙侧身让座,“清漪姑娘请坐。”
清漪落坐,目光扫过李墨手中书卷:“公子可是要进京赶考?”
“正是。”李墨点头,眼中透着坚定,“再过月余便要启程。”
“那公子可要抓紧时间了。”清漪说着,素手轻抬,拂过书卷。刹那间,一阵清幽香气袭来,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仿若春日花露,馥郁而不失淡雅,让人心旷神怡。
自那日后,李墨每日都会在湖边与清漪相遇。有时,见她临水抚琴,十指纤纤,拨弄琴弦,琴音袅袅,仿若能与天地共鸣;有时,逢她静立湖畔,吟诵诗词,声韵婉转,对答间典故信手拈来,李墨惊觉,清漪的学识远在自己之上。二人常讨论文学,从诗词的格律对仗,到文章的风骨意境,越谈越是投机,仿若伯牙遇子期,相见恨晚。
随着时日推移,两人的目光交汇间,情愫暗生。那不经意的触碰,仿若星火,点燃了彼此心中的爱意。
一日,两人漫步湖边,落日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若一幅剪影。清漪忽地驻足,抬眸望向李墨,眼中情意绵绵:“公子,你瞧这碧波湖,虽美,却不及你眼中的才情熠熠生辉。”
李墨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握住清漪的手,触手柔滑,仿若握着一块暖玉:“清漪,与你相识,方知这世间有如此美好之人,能与我共赏这湖光山色,共品诗书之美。”
清漪脸颊绯红,仿若天边晚霞,她微微仰头,眼中满是期许。李墨心领神会,缓缓俯身,轻轻吻上了清漪的双唇。那一瞬间,仿若时间静止,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唇齿相依间,爱意流淌,如蜜般甜润。
许久,唇分。清漪双眸含水,嗔怪地瞥了李墨一眼,那一眼,仿若带着千娇百媚,直勾得李墨心尖发颤。
这天,李墨正斟酌一首新诗,清漪忽然说:“公子可想听一个故事?”
“愿闻其详。”
“传说这碧波湖底,有一座龙宫。”清漪望向湖面,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光芒,仿若藏着无尽的秘密,“龙宫里住着一位公主,她厌倦了龙宫的生活,常常化作人形来到人间。”
李墨笑道:“这倒是个有趣的故事。”
清漪转过头,深深地凝视他,目光仿若能穿透灵魂:“如果我说,我就是那位公主呢?”
李墨愣住了,他定睛细看,只见清漪的眼睛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那绝非凡人该有的色泽。
“公子不必害怕,”清漪轻声说,“我虽是龙女,但并无恶意。只是被公子的才华吸引,所以才……”
李墨深吸一口气,心中虽震惊,却更多的是欣喜:“难怪姑娘琴艺超凡脱俗,原来……”
清漪从袖中取出一颗明珠,递与李墨。明珠入手温润,仿若有生命一般,流转着柔和的光泽:“这是我龙宫的宝物,今日赠予公子,权当定情之物。”
李墨接过明珠,还未及言语,天色陡然大变,乌云仿若汹涌的墨浪,滚滚而来,瞬间遮蔽了天空。湖面亦掀起滔天巨浪,仿若千军万马奔腾呼啸。
“不好!”清漪脸色一变,花容失色,“父王发现我私自下凡了!”
话音未落,一道刺目金光自湖底直射而出,刹那间化作一条威严的金龙。金龙口吐人言,声若雷霆:“清漪,你私自下凡,触犯天规,还不速速回宫!”
清漪泪眼婆娑,望着李墨,仿若要将他的模样刻入心底:“公子,我……”
李墨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仿若立下生死誓言:“我与你同去!”
“不可!”清漪拼命摇头,发丝凌乱,“凡人入龙宫,必死无疑。”言罢,她轻轻推开李墨,泪如雨下,“记住,我会永远记得你。”
金龙卷起一阵狂暴旋风,仿若一只无形的大手,将清漪卷入湖中。李墨欲追,却被巨浪拍倒在地,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待他挣扎起身,湖面已恢复平静,仿若方才的惊涛骇浪只是一场幻梦。
唯有手中的明珠,仍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若清漪不舍的目光。
李墨握着那颗明珠,在湖边痴痴站了整整一夜。晨露打湿了他的衣衫,他仿若未觉,仿若石化一般。直到东方既白,他才恍然惊醒——今日正是启程进京的日子。
收拾行囊时,他将明珠小心翼翼地贴身收藏,仿若藏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这颗珠子不仅是清漪留给他的信物,更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力量,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他在黑暗中奋进。
进京路途遥远,李墨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每至夜深人静,他总会取出明珠,借着月光细细端详。明珠在黑暗中泛着柔和的光芒,仿若清漪温柔的目光,凝视着他,给予他慰藉,伴他度过一个个孤寂的夜晚。
这日,李墨行至一处险峻山路。忽然,一群山贼从林中窜出,仿若恶狼般将他团团围住。为首山贼挥舞大刀,满脸横肉抖动,嘶吼道:“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李墨护住行囊,步步后退,心跳如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怀中的明珠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仿若一轮烈日乍现。山贼们被这强光所慑,纷纷捂住眼睛,惨叫连连。李墨趁机夺路而逃,待跑出老远,才发现明珠的光芒已暗淡下来。
“清漪……”他轻抚明珠,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仿若清漪就在身边,与他并肩作战。
终于抵达京城,李墨在客栈安顿下来。一日,他正在温书,忽然听见隔壁房间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那咳嗽声撕心裂肺,仿若要将肺腑咳出,听得人揪心。
李墨推门而入,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扶着床沿剧烈喘息,仿若风中残烛。他连忙上前搀扶,为老者倒了杯水。
“多谢公子。”老者喘息稍平,抬头看向李墨。这一看,老者目光陡然锐利,仿若鹰隼:“公子身上,为何有龙族的气息?”
李墨一惊,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明珠。老者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公子可是与龙族有缘?”
李墨犹豫片刻,将清漪之事和盘托出。老者听完,长叹一声,仿若背负着千年的哀愁:“公子可知,龙族公主私自下凡,是要受天规惩罚的。”
“什么惩罚?”李墨急道,心如油煎。
“轻则囚禁百年,重则……”老者顿了顿,目光凝重,“剥夺龙族身份,永世不得超生。”
李墨如遭雷击,仿若五雷轰顶。他想起清漪临走时的泪眼,心如刀绞,仿若万箭穿心。
“不过,”老者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若是有凡人愿意以命相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我愿意!”李墨毫不犹豫,仿若誓言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
老者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仿若要穿透他的灵魂:“公子可想清楚了?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
“只要能救清漪,我死而无憾。”李墨目光坚定,仿若磐石不可动摇。
老者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今夜子时,持此玉佩到城外的碧波潭。届时潭水会分开一条路,你顺着路走,就能到达龙宫。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回头。”
李墨郑重地接过玉佩,仿若接过千钧重担。当夜子时,他如约来到碧波潭。果然,潭水在他面前缓缓分开,仿若摩西分海,露出一条玉石铺就的小路,在月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
李墨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潭水在他身后悄然合拢,四周一片漆黑,仿若无尽的深渊。唯有胸前的明珠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若黑暗中的灯塔,为他照亮前行的路。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突然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仿若梦幻中的仙域。宫殿门前,两条金龙盘旋,仿若守护仙宫的卫士,见到李墨,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吟,仿若雷霆震怒。
“来者何人?”金龙口吐人言,声若洪钟。
李墨挺直腰板,仿若仗剑天涯的侠客,虽孤身一人,却毫无惧色:“在下李墨,特来求见龙王。”
“区区凡人,也敢擅闯龙宫?”金龙怒目圆睁,仿若要将他生吞活剥。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住手!”
李墨抬头,只见清漪从宫殿中飞奔而出。她依旧一袭白衣,仿若雪中仙子,只是脸色苍白了许多,仿若霜打的花朵,惹人怜惜。
“清漪!”李墨激动地大喊,仿若失散多年的爱人重逢。
清漪扑进他怀里,泪如雨下,仿若决堤的洪水:“你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了……”
“我来带你走。”李墨紧紧抱住她,仿若要将她融入自己的身体,永不分离。
“大胆!”一声怒喝传来,龙王现身。他威严的面容上满是怒色,仿若天帝发怒:“凡人,你可知擅闯龙宫是何罪?”
李墨不卑不亢,仿若正义的使者:“在下知罪。但请龙王开恩,放过清漪。一切罪责,由我承担。”
龙王冷笑,仿若听到世间最荒谬的笑话:“你以为凭你一介凡人,就能承担龙族的罪责?”
“父王!”清漪跪倒在地,仿若柔弱的羔羊,“女儿知错。但女儿与李墨真心相爱,求父王成全。”
龙王沉默良久,仿若在权衡天地间的利弊,忽然叹了口气:“也罢。既然你们如此执着,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挥袖一指,空中出现一面铜镜:“这是照心镜,能照出人心最真实的一面。若你们能通过考验,我便成全你们。”
李墨与清漪对视一眼,仿若心有灵犀,携手走向铜镜。镜中映出两人的身影,渐渐化作一片混沌,仿若宇宙初开的神秘。
突然,镜中出现一幕幕画面——李墨寒窗苦读,清漪抚琴相和,琴音书韵,共谱佳话;山贼围攻,明珠显灵,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老者指点,夜闯龙宫,为爱赴险,义无反顾……每一幕都饱含着两人真挚的感情,仿若一部爱的史诗。
最后,画面定格在清漪为救李墨,甘愿放弃龙族身份的那一刻,仿若时间静止,爱与牺牲闪耀着最耀眼的光。
龙王看着镜中的画面,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仿若坚冰消融。他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你们情比金坚,我便成全你们。”
他转向清漪:“但你若选择与他在一起,就必须放弃龙族身份,成为一个凡人。你可愿意?”
清漪毫不犹豫,仿若早有决断:“女儿愿意。”
龙王又看向李墨:“而你,也要放弃功名利禄,与她隐居山林。你可愿意?”
李墨郑重地点头,仿若立下一生的誓言:“在下愿意。”
龙王挥袖,一道金光笼罩两人。当光芒散去时,清漪额间的龙纹已经消失,她真正成为了一个凡人,仿若褪去仙衣的仙子,回归尘世。
“去吧,”龙王背过身去,仿若放下了世间的纷扰,“从此以后,你们与龙宫再无瓜葛。”
李墨与清漪相视一笑,仿若拥有了全世界,携手走出龙宫。从此,他们在碧波湖畔建了一座小院,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仿若世外桃源中的神仙眷侣。
碧波湖畔,春意盎然,仿若永恒的春天。
李墨和清漪的小院就坐落在湖边的一片竹林旁,仿若人间仙境。院子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仿若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竹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仿若五彩的锦缎;院子里种着几畦青菜,仿若绿色的翡翠;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院子里悠闲地觅食,仿若一幅田园牧歌图。
“相公,该吃饭了。”清漪站在厨房门口,朝正在菜园里忙碌的李墨喊道。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布衣,腰间系着围裙,乌黑的长发简单地挽起,却掩不住天生的丽质,仿若田螺姑娘下凡。
李墨放下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来了。”
饭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家常菜——清炒时蔬、蒸鸡蛋,还有一碟清漪亲手腌制的咸菜。李墨夹了一筷子青菜,赞道:“娘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清漪抿嘴一笑,仿若春花绽放:“相公就会说好听的。”她说着,给李墨添了一碗汤,“快尝尝这个,我加了新采的蘑菇。”
两人正吃着,忽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狗叫声。那是他们养的一条大黄狗,名叫阿福。阿福是去年冬天清漪在路边捡到的,当时它又瘦又小,现在却长得威风凛凛,仿若忠诚的卫士。
“阿福,怎么了?”清漪起身查看。只见阿福正对着篱笆外狂吠,原来是几只野兔在偷吃菜园里的青菜。
李墨笑道:“看来咱们得把篱笆再修高些了。”
饭后,李墨在院子里劈柴,清漪则坐在廊下绣花。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仿若仙女沐浴佛光。李墨不时抬头看她,只觉得这样的日子,比当官做宰还要幸福,仿若拥有了人间至美。
忽然,清漪放下绣绷,捂着嘴干呕起来。李墨连忙放下斧头,快步走到她身边:“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
清漪摇摇头,脸上却泛起红晕,仿若天边晚霞:“相公,我……我可能有喜了。”
李墨愣住了,仿若被幸福击中,随即狂喜:“真的?我要当爹了?”
清漪点点头,眼中含着幸福的泪光,仿若璀璨的星辰。李墨一把将她抱起,在院子里转起圈来,仿若旋转的陀螺,阿福不明所以,也跟着兴奋地汪汪叫,仿若在为他们欢呼。
九个月后,一个粉雕玉琢的男孩降生了。李墨给他取名“思源”,寓意不忘本源,仿若传承着家族的希望。
小思源生得极像清漪,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得仿佛能映出人的灵魂,仿若清漪的复刻。每当李墨抱着儿子,看着清漪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就觉得人生圆满,再无他求,仿若拥有了全世界的幸福。
这天,李墨正在教思源认字,忽然听见清漪在厨房惊呼一声。他连忙跑过去,只见清漪正对着灶台发呆。
"怎么了?"李墨关切地问。
清漪指着灶台:"相公你看。"
李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灶台上摆着一颗明珠——正是当年清漪送给他的那颗。不知何时,明珠竟然自己从箱子里跑了出来,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清漪轻声道:"它好像在提醒我们什么。"
李墨握住她的手:"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在一起。"
夕阳西下,小院里飘起袅袅炊烟。思源在院子里追着阿福玩耍,清漪在厨房准备晚饭,李墨则坐在廊下,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这样的日子,平淡却真实,简单却幸福。他们不再是龙女与书生,只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在这碧波湖畔,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养育着可爱的孩子,与忠诚的阿福相伴。在这小小的院子里,续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