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中层领导,建议学学曾国藩是如何选人、做人的

红苓读书 2023-02-11 12:12:56

曾仕强教授在《曾国藩的启示》中提到了曾国藩作为湘军的领导,手下聚集了一批文武将才,这与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才能密切相关。

选人:独立之志、独挡一面、聚众之力

看一个人的独立之志,刚开始时,主要就是看ta是否会听话。

会听话≠太听话或不听话,完全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太听话等于奴才,太不听话等于不服管。

会听话的人是心中有数的人,而且是能明白上层领导意图的人。

关于心中有数,曾仕强教授说“Are you ready?”不应该翻译成“你准备好了吗?”,而应该翻译成“你心中有数吗?”

只有当中层领导做到心中有数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上层领导的意思,也才能更好的安排手下人的工作,体现出自己的独立价值。

独当一面是指中层领导一定要有调动力,且会安排手下人。

一个真正的好领导,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让手下人做事。

只有把手下人都培养出来,能各司其能的时候,领导的作用才真正的显现出来。

职场上有好多领导,不希望手下人比自己强,结果什么事也自己干,把自己累的像基层员工。

曾国藩50岁的时候,带兵打安庆,太平军把江浙一带攻打了下来,咸丰皇帝让曾国藩撤出安庆,保浙复苏。

曾国藩知道不能那样打,就给皇帝说,不要着急,再等等,打下安庆之后,我一定会保浙复苏。

在这件事上,如果曾国藩很听话,那么打了败仗,还得自己承担责任。

如果曾国藩跟皇帝对着来,那么他可能就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曾国藩在这件事上就体现了自己心中有数的原则,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当。

心中有数,而且能独当一面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聚众之力。

做人:有胆识、有合理应变能力、行事果断

见识、知识、常识等等加起来就是胆识,胆识是一个综合性的素质,并不是简单的鲁莽大胆。

一个人没有常识,就不会有胆识,没有知识也不会有胆识,胆识是在认清当前的形势后,根据实际情况,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最优解。

两个人同在曾国藩手下工作,曾国藩考察他们的时候,其实一个人看着表现得很勇敢,凡事都往前冲。

另外一个人却表现的不急不躁,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分析前因后果,再行动。

两年后,不急不躁的人,被曾国藩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

曾国藩的评语是:有主见,会根据实际判断情况。

再看行事果断。

打败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果断的对湘军进行了裁员。

他不心疼吗?心疼!湘军是他自己一点一点带出来的。

但如果要不裁员的话,他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会引火上身。

洛克希德说,在危机面前,不果断攥住下滑的井绳,很可能就是悲剧的开始。

不光是在危机面前,在一些重要的选择上,都要选择利大于弊的方案,然后果断行动。

成事:恒心、全心、坚持

曾国藩在领导湘军的过程中几次自杀,因为他感觉太难了,他的老师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世无艰难,哪来人杰?

经过老师的鼓励后,曾国藩开始全心一致的建设军队,树立了好多规矩,给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也没有了刚开始的急躁,变得稳扎稳打。

曾国藩写信给曾国全的家书中,也说他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无恒,一定要改正。”

曾国藩给自己定了规矩,每天读书。

他做到了,哪怕是在领导太平军的过程中,工作再晚他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书。

坚持一下子,不叫坚持,只能被称为心血来潮。只有长期去坚持一件事,不断的做自我剖析时,才叫坚持。

有恒心、用全心、坚持努力,才会让自己不断前行,最终成事成自己。

结语

曾国藩:

“凡成事者,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学习曾国藩,即使做不成圣人,也可以成长、成事、成为心中的自己。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2 阅读: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