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女员工事件:放大了情绪价值,放过了更现实的启示

依萱价值先生 2024-07-08 19:52:55

年薪从110万变成70万、房产贬值+房贷压力的双重压力下,中金一女员工被逼上绝路。事件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

在股市里,110万变成70万的受害者多了去了!还只算轻伤而已。承受房产贬值+房贷压力的也比比皆是。最后选择轻生的,也比咱们能知道的多得多。

为什么只有中金女员工能引起高度关注呢?

被工作逼疯、被经济问题逼上绝路的案例,在这个时代绝不稀罕。能被广泛关注到,只因这一例发生在热门行业的头部公司里。

被一再放大的情绪价值

对于这次事件,主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批判,一种是共情。

批判者认为,干金融的居然看不懂楼市、看不懂行业和经济前景,高位接盘、还把杠杆拉满,智商堪忧;精英教育的利己主义在事件中表露无遗,情商太低。

然而尴尬的是,一旦发现自己眼中的“精英们”出错,便逮住不放、使劲批判、奚落,企图以此寻找优越感,这本身就是人性恶劣一面的体现,也是情商的暴露。

把一个个案无限放大,去代表一个阶层,这种可爱的思维方式,也是智商的暴露。

对受害的逝者奚落、批判,更是道德下限的暴露。

共情者也不在少数,但同样有尴尬之处:与事主有同等教育经历、同等收入经历的人群,恐怕只是少数吧。没有类似的经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可能天差地别,是没办法共情的。勉强的共情,只是一厢情愿。

无论批判还是共情,都难免尴尬。这是因为,两者提供的,都只是无意义的情绪价值。而为了满足时代需求,自媒体们大都致力于把事件的情绪价值一再放大。

在不断放大情绪价值的过程中,事件原本能给咱们更现实的启示,却被完美放过了。

1. “高收益”消失后,剩下的就只有“高风险”

与业内一朋友谈起这事件时,他的冷静和平淡超出了我的预期,还撂下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咱们干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当。这年头,高收益消失了,剩下的是啥?——就只剩高风险了。”

确实啊,高风险高收益是一体的,却从来不是同时出现。

这句话不便继续展开,但非常值得细品。

从以前的城投债问题、P2P问题,到现在的股市问题、楼市问题,甚至这两年的一些社会问题,似乎都是在这样一种摇篮中诞生的。

2. 机构都“晒网”了,咱就别不自量力去“打渔”

这两年以来,韭菜们固然活得悲凉,其实镰刀行业也已日渐萧索。券商、基金行业除了大面积的裁员,降薪保命能留下的也过得不是滋味。

对券商而言,无论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的业务,明知道是没有结果的,该做的调研、报告、路演、洽谈等都还得照做,主打一个消极工作。

基金行业的积极性会高一点,因为他们不赚钱真的会饿死。但在这样的股市背景下,除了拼命挤进防守型大票里抱团,就只能像量化一样高频寻找小的利润空间,把“耐心资本”反向演绎到极致。

券商、基金行业大多是“一年打渔,三年晒网”的机构,这两年机构都处于“晒网”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晒网”状态还渐入高潮。

所以一个很直接的启示,就是既然专业投资者云集的机构,在这阶段也只能全面“晒网”,咱小散就别不自量力出海“打渔”。

3. 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虽然股市还没有起色,很多毒瘤也依然存在,但金融改革确实已在进行着,只不过还没累积出质变而已。

券商、基金行业今年活得并不滋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得多。相比市场的不景气,其实他们更埋怨金融改革。因为金融改革切实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但不客气说一句,如果不进行金融改革,伤害他们的利益,金融行业最终也会被他们自己玩死。而且全民买单的单子会更大。

上半年刚结束,纳指ETF已被提示80多次风险。80多次提示下来,结果纳指科技ETF涨了50%多。

同样是今年上半年,A股4400多家个股下跌,其中2700家个股跌幅超过20%,期间没有提示风险。大A完整经历了5穷6绝,期间也没有提示风险。

美股涨幅巨大,当然存在风险。但A股没涨,就没有风险吗?如果真没有风险,是如何做到一跌再跌呢?

客观事实表明,A股的风险不亚于美股,但风险不是涨出来的,是发行出来的。

垃圾股的上市,出生即自带大量风险。每一家垃圾股的IPO,都在向股市注入大量风险。

为什么在一个个欺诈上市的案例里,咱们在保荐机构的名单里能多次看到某些头部券商的身影?因为越是垃圾的公司,造假的成本越高,能收到的保荐费也越高。这也是为什么以往券商行业活得特别滋润。

股市是服务于实体、反映实体的,然后实体也会反哺股市,两者能发挥1+1>2的效果。

金融机构原本是作为股市与实体之间的桥梁而诞生,现在却变成了吸血的蛀虫,这样的机构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金融改革能伤害他们的利益,说明至少方向上是正确的。

这周五收盘后的重磅消息,是罕见的6大部门联合出台的《意见》。总算修改了底层代码,从立法层面大幅提高了对欺诈上市产业链的惩治上限。

里面提到“2021-2023年共办理信披案件397件”,相比大快人心,咱们更大的感触是执法力量的力不从心。——光是2022年的IPO数量就不止397家,2021年还更多。IPO的数量大幅超过查处力量的承受极限,难怪欺诈发行产业链在过去几年猖獗横行。

这次的《意见》踏出了积极的一步,往正确的方向又推进了一把。但放在整轮金融改革下,还是略显单薄,有待继续完善的方面还有不少,例如对欺诈发行产业链的惩治还是留有口子、投资者赔偿机制也有待建立……

传递到市场方面,激起短期涟漪是没问题的。但要彻底扭转局面,只能说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1

依萱价值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