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夫妇给奶茶店卖杯子吸管,一年揽收近40亿,即将跑出两个IPO

食品商业 2025-01-18 03:54:48

作者丨李欢欢编审丨橘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现制茶饮为主的餐饮企业打响新一轮上市“竞速赛”的同时,其背后的“卖铲人”们也在沉寂之后再次抱团上市。这一次,两个卖一次性餐具的企业率先在深交所相遇了。

分走近40亿市场

2025年的新茶饮第一股花落谁家还不确定,但新茶饮供应商第一股已提前锁定。

1月14日,国内领先的塑料餐饮具制造企业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岭股份”)在深交所主板开启新股申购,抢先同行及下游的“金主”们一步,率先登陆资本市场。

作为一家中游制造企业,富岭股份虽然已在塑料餐饮具行业深耕三十多年,但其更为外人熟知的身份,是麦当劳、肯德基、霸王茶姬、茶百道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供应商,为其供应刀叉、纸杯、塑料碗、吸管等一次性餐具。

与一众餐饮企业IPO中途集体改道港股不同,富岭股份两年来一直死磕A股。众所周知,A股对IPO企业近三年的营收、净利润和现金流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也从侧面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稳定。

几乎同时,另一家供应链企业——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鑫生活”),在深交所创业板IPO递交的注册申请也获得批准,意味着其A股上市之路往前走了实质性的一步。

与富岭股份类似,恒鑫生活的主营业务也是生产和销售纸制与塑料餐饮具,下游客户同样以连锁餐饮为主,瑞幸、喜茶、霸王茶姬均在其前五大客户之列。除此之外,星巴克、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等企业,也都是恒鑫生活的客户。

从招股书来看,富岭股份与恒鑫生活在下游的重叠客户不少,是实打实的竞争关系。

事实上,除了主营业务和客户结构,二者相似的地方还不少: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都是夫妻联手创业、且牢牢把控公司控制权,都踩上过餐饮连锁化的风口,海外收入占比都比较高、接近甚至超过一半......当公司发展到一定体量之后,两家企业如今面临的考验也很相似。

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前三个季度,富岭股份的营收分别为14.58亿元、21.54亿元、18.89亿元及17.06亿元;同期,恒鑫生活的年营收分别为7.19亿元、10.88亿元、14.25亿元及11.58亿元。2024年全年,富岭股份预计实现营收21.8亿-22.8亿元,实现净利润2.2亿-2.35亿元;恒鑫生活则分别为15.2亿元-16亿元、2.13亿元-2.2亿元。

在高度分散的塑料餐饮具行业,两家企业分去了近40亿的市场份额。从体量来看,富岭股份更胜一筹,这与其更早成立、更早开拓海外市场有关。

招股书显示,富岭股份1992年成立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温岭,前身是创始人江桂兰与丈夫一起创办的小型塑料加工厂。台州一向被称为“塑料制品王国”,国内的塑料日用产品70%产自这里,富岭股份能出圈、做大,得益于江桂兰的远见和闯劲。1995年,当同行们还在国内抢市场时,江桂兰就在当年的广交会上签下了两笔海外订单,这让她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并将其作为努力的方向。

到2002年,接洽上肯德基,富岭股份迎来真正的分水岭。当同行都疲于应付肯德基的严苛标准时,江桂兰向银行贷款300万元对工厂设备、生产技术、员工专业素质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最终通过肯德基的审核、认证,成为其塑料刀叉等一次性餐具产品在中国内地的唯一指定供应商。

自此,富岭股份不仅借着肯德基在内地的扩张实现快速发展,还由此打开了美国市场。时至今日,富岭股份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七成。

两对夫妇的竞争

当江桂兰夫妇花大力气拿下肯德基的大订单时,来自合肥的严德平和樊砚茹夫妇看到一次性纸杯的普及,便开始把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到纸质餐饮具的生产上。恒鑫生活1997年成立,前四五年主要从事纸质印刷服务。业务转型没几年,恒鑫生活也打开了海外市场。

塑料餐饮具行业门槛并不高,如果说富岭股份前期快速发展,得益于先发优势和抱住了肯德基的大腿,恒鑫生活则是因为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构建了一定的壁垒,这也是其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的。

与富岭股份主打塑料餐饮具不同,恒鑫生活的主要产品为可生物降解的PLA淋膜纸杯/碗、PLA淋膜纸餐盒,PLA杯/盖、纸杯套等,以及不可降解的PE淋膜纸杯/碗,PP/PET杯/盖等。

恒鑫生活原本只做普通的纸质餐具,后来受2008年国内“限塑令”的启发,开始自主研发可降解的PLA淋膜生产线、并投入量产。虽然彼时的“限塑令”只局限在方便袋这个品类上,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限塑令慢慢扩展至一次性餐具行业,很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出于社会责任也主动使用对环境更友好的可降解产品,未雨绸缪的恒鑫生活迎来了自身的第一个发展风口,成为星巴克、DQ、麦当劳、汉堡王等一线品牌的供应商。

除了对环境友好、有增长空间,PLA制品的售价和毛利率也更高。从招股书披露的价格来看,2023年,恒鑫生活一只PLA淋膜纸杯售价为2毛3分,PE淋膜纸杯的价格则为1毛8分;PLA材质的杯盖一个售价1毛8分,PET/PP/PS材质的杯盖仅售价8分钱。

招股书显示,恒鑫生活可降解产品的毛利率接近40%,不可降解产品的毛利不到30%。从2021年以来,其可降解产品的收入占比正在逐年提升,到2024年上半年已达到57.63%。同期,富岭股份的可降解材质餐饮具占比只有5.89%。这也是两家公司收入体量差了6个亿,但净利润水平接近的主要原因。

(富岭科技招股书截图)

(恒鑫生活招股书截图)

凭借PLA产品与国际大品牌建立合作后,恒鑫生活又赶上了国内现制咖啡茶饮的高速发展期,收入规模从一路从2021年的7亿扩大到2024年的超15亿,同期现制咖啡茶饮客户贡献的销售收入占比从28.45%一路涨到近50%。其中,瑞幸和喜茶从2022年起就一直是其第一和第二大客户,蜜雪冰城、库迪、霸王茶姬也分别进入过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反观富岭股份,其客户虽然以海外餐饮企业为主,但也尝到过国内现制茶饮扩张的甜头。2022年12月,富岭股份与霸王茶姬建立合作,次年后者就成为其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9.11%快速涨至2024年上半年17.69%。

当然,现制咖啡茶饮行业让两家企业迎来第二春的同时,其行业变化也更直接的影响了两家公司的业绩走势。随着新茶饮扩张放缓,2024年前三个季度,富岭股份与恒鑫生活的业绩增长随之放缓,尤其是净利润水平维持在低个位数增长,第三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两家公司均提到在2024年对部分客户的产品进行了降价。除了受下游价格战的波及,两家公司近三年前五大客户的变化频率也很快,蜜雪冰城、库迪、茶百道分别进入过两家公司的前大客户五列,后来又都消失了。行业同质化竞争,叠加新茶饮品牌自建供应链,两家头部企业承压也越来越明显。

除此之外,由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两家公司均面临中美贸易战、“限塑令”和“禁塑令”的持续升级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在招股书中,两家公司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在海外建厂,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可循环、可降解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中。

风险与机遇并存,过去三十年,富岭股份和恒鑫生活在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一路升级打怪,并成为行业头部。如果成功上市,还能再战三十年吗?

0 阅读:0

食品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