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喑哑十年,临终开口的禁军“殿前司”统帅:杨信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7-20 04:50:38

远观近鉴宋朝人•114•喑哑十年,临终开口的禁军“殿前司”统帅:杨信

宋初军将

杨信(?-978),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人。《宋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有传。

杨信在宋初武将中功勋不显著,所任职务不是很高,《宋史》中他的传记也很短。但杨信在后世却常被人拿来说事。这与一桩很奇特的、贯穿他后半生的事有很大关系。

本传记,杨信原名杨义。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杨信是宋太祖麾下一名低级军官。宋朝建国初年(960),代理“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即负责大内便殿禁卫、皇帝检阅部队时引见军将、皇帝外出遇有军民人等陈诉事情时问明情况、回奏皇帝的低级侍卫头领。

第二年即宋太祖建隆二年,杨信升官职为遥领贺州(治今广西贺州)刺史,实任禁军“铁骑军”、“控鹤军”都指挥使,接着又升禁军“殿前司”职掌军法的副长官“都虞候”,遥领汉州(治今四川广汉)防御使。

乾德初年(963),宋太祖到汴梁城郊举行祭天大典,杨信任“仪仗都部署”,负责仪仗队的组织和皇帝的安全保卫。

四年,杨信咽喉得病,不能说话,宋太祖亲自到杨信的府第探视,并赐予其家二千贯铜。

五年,遥领静江军(治今广西桂林)节度使,成为宋朝军阶最高的军事将领。

开宝二年(969),禁军低级军官“散指挥都知”杜廷进等谋划刺杀宋太祖,计划败露,宋太祖在夜间打开大内北门玄武门,传召杨信护驾,抓捕刺客。

第二天黎明,杜廷进等十九人被全部抓获,宋太祖亲自审讯了杜廷进等,将杜廷进等全部处死。

对于此次杨信救驾及其此后半生行事,宋朝僧人文莹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的《玉壶清话·卷第七》则记,开宝二年,杨信任“散指挥”,办公室在大内之北。一天半夜,杨信忽然梦见一只巨龟口中含着“敕书”即皇帝的命令喊他。杨信被梦境惊醒,起身披衣说:“皇宫一定有警报!”

不一会,宋太祖果然打开玄武门,紧急召唤杨信进宫,擒拿叛党杜廷进等,并悄悄把杜廷进等人的姓名告诉了杨信。

第二天黎明,杜廷进等十九人全被杨信捕获。杨信将杜廷进等人押送到供皇帝休息的便殿,宋太祖不用官员,亲自审问杜廷进等人,审清了案情,将杜廷进等人在闹市处死。

但从此,杨信忽然患了喑哑之病,口不能发声。宋太祖很珍惜杨信善于治理、管辖部队,还是把重要兵权交给了他。

宋太祖赵匡胤

而杨信虽然不能说话,在军中却能申明纪律,张弛有度。更奇的是,杨信有一名叫玉奴的小仆人,天赋聪慧,善于揣摩杨信的心意,大凡杨信向皇帝奏报事情、指挥部队,和宾客交谈论事,只要回顾玉奴,用手指在玉奴的手心写字,玉奴就能代替杨信说话,轻重缓急、合适与否、避讳附和,都表达得非常尽杨信的意。

而在病危的时候,杨信忽然能说话了,此时宋太祖已逝,宋太宗当朝。宋太宗听说后,异常惊骇,亲自到杨信府中察看。

杨信强力扶着床迎接宋太宗,感动得哭着和宋太宗叙话,叩头请求宋太宗狠抓边防,不要忽视边塞要地军事设施的建设,而且音词明亮清澈。杨信哭,宋太宗也被感动得哭了起来。

第二天,杨信去世。宋太宗特意赐给他用美玉制成、带有缺口、含有与人诀别之意的的“玉玦”,放进遗体口中,做为保护遗体不腐的玉器之一“含”。

但《玉壶清话》把杨信的患“喑哑”之病和宋太祖“把重要的军权交给杨信”记在宋太祖开宝二年,似乎有误,参考《宋史》《太祖纪》、《张琼传》等史料,当以《宋史》所记为是。

《宋史》本传记杨信的后半生则为:宋太祖乾德六年(973),杨信升任禁军殿前司都指挥使,改领建武军(治今广西南宁)节度使。期间,宋太祖曾命令侍卫部队“御龙直”在皇城后边的河中练习水战,部队发出击鼓、呼喊之声。

杨信住在玄武门外,听到后连下班后所穿的黑色厚缯便服都没换就急忙进宫,进见宋太祖。

宋太祖对杨信说:“没什么变故,只是我在教练部队水战。”杨信见没事,告辞出宫。宋太祖目送杨信,对身边人说:“真忠臣也!”

开宝九年(976),宋太祖任命杨信为义成军(治今河南滑县)节度使。

当年十月,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宋太宗即位的第二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任杨信为镇宁军(治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并让他继续兼任“殿前都指挥使”职务。

次年春天,杨信因患溃疡病请假,不久去世,朝廷赠予他“侍中”荣誉职衔。

本传也记载了玉奴代杨信说话的事,更记载,杨信虽然不能说话,但以质朴诚实要求自己,善于分派士卒,指顾之间就儆戒了部队,部队进止都有纪律,所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始终无疑;在杨信去世的前一天,杨信的咽喉病忽然痊愈,宋太宗听闻后很是惊骇,急忙到杨信府中察看。只是本传所记杨信与宋太宗的对话,为杨信感慨、感谢宋太祖、太宗两朝对自己的隆厚恩宠,涕泗横流,和《玉壶清话》所记不同。

《宋史》传后之“论”说,杨信因为“笃实”即忠厚老实,始终对宋太祖忠诚不变。

宋太宗赵光义

然而,后人对杨信是否“忠厚老实”,却存有疑义,不少人认为,杨信的患咽喉病,是装的。

其一,杨信在宋太祖乾德六年任禁军殿前司统帅“都指挥使”,是接的张琼的手。张琼是宋太祖的救命恩人,但因性情暴躁,口无遮拦,言语侮辱宋太祖安插在禁军中的亲信,且议论自己的前任宋太宗在任时做的一些事,被宋太祖的亲信诬告,被逼自杀(一说被宋太祖赐死),杨信怕失言招祸,自钳其口;

其二,杨信在开宝二年救驾,抓获想刺杀宋太祖的杜延进等人,但宋太祖不让有关部门办案,而是亲自审讯,在查实案情后即将杜延进等人处死,杨信可能陪同宋太祖审案,知道内情,不能说出口,所以选择咽喉“生病”,从此不与人交言,所以更加得到宋太祖的信任,终保富贵。

而杨信的做法,不禁使人想到唐朝中后期的一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生母郑氏本来是镇海军(治润州,今江苏镇江,后移杭州,今浙江杭州)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后来李锜谋反被杀,郑氏被没入后宫,成为郭贵妃的贴身侍女。机缘巧合之下,郑氏被宪宗“临幸”,生下李忱。在唐宪宗李纯的二十个儿子中,李忱几乎没有继承父亲的皇位、成为皇帝的可能。

而且,李忱从小少言寡语,和皇室成员在一起的时候像个哑巴。他的两个侄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经常在宴会上强逼他说话,以取笑这个哑巴叔叔。

唐武宗即位之后,曾经为了保住皇位大肆诛杀宗室,也曾多次在打猎时制造意外,想杀李忱,甚至曾把李忱打个半死,扔到茅坑。但李忱终因自己的“哑”、“傻”保住了性命。

唐武宗病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被宦官否决。中晚唐时期,朝廷的权力被宦官剥夺,几任皇帝都是掌握实权的宦官所立。宦官要找一个无能的、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当皇帝,做自己的傀儡,又“哑”又“傻”的李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被人当成傻子嘲笑了36年的“哑巴”李忱做了皇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忱即位之后,也能说话了,更不傻了,反而大展其能,励精图治,减少赋税,整治宦官,结束朝廷内外官员的党争,打击跋扈的宗室,平反冤假错案,创造了振奋一时的“大中之治”,甚至被百姓称为“小太宗”。

前有李忱,后有杨信,他们真的没有说话能力,真的“忠厚老实”吗?仅就二人的“不说话”,我觉得,还真的不能这样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被环境所逼,不得不“闭嘴”,且没有因为“不老实”而做错事、坏事罢了。

唐宣宗李忱

0 阅读:36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