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一件万众瞩目的中国国宝级文物——明朝的2册《永乐大典》(副本)正在拍卖。起拍价从5000欧元一路飙高,11分钟后,这件拍品被一位中国收藏家拿下,加上佣金一共花了6700万人民币。
(当时拍卖的两册书图片|照片拍摄于典籍博物馆内展览)《永乐大典》到底有多逆天?这是一套将近4亿字的旷世奇书,仅是其中的两册副本就拍出6700万天价,南京仅有一张残页便是镇馆之宝。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被称为“万书之书”。
(大明内府抄本|师字册|拍摄于典籍博物馆)当年为了修这部书,明成祖朱棣召集了天下群英2000多人,耗时5年才完成这部封神之作,并亲自为它作序,赐名《永乐大典》。
如今《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不明,存世的副本不到原书的4%,且散落在世界各地。当年为了找到《永乐大典》,我们国家差一点就挖了嘉靖帝的皇陵。
你好哇!我是南兮。今天带大家逛逛国家图书馆里的典籍博物馆,一起去了解《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顺便说一下,国家图书馆是收藏《永乐大典》最多的地方。
(国家典籍博物馆)《永乐大典》到底是什么呢?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它是600多年前朱棣下令编修的一套书,将先秦到明朝时期,中国有史以来所有的书籍全都收录在内。
注意哦,是所有当时能找到的有记载的书籍,这里边就包含了很多其他朝代不让公开的孤本、绝本。
全书共计22877卷,分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光是目录就有60卷,书籍种类多达七八千种。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法、医药、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阴阳、占卜、戏剧、农艺、奇闻逸事等众多领域,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财富,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大明内府抄本|集字册)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写着:“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虽然《永乐大典》收录的内容纷繁复杂,但却井然有序,相关知识点都串联在一起,查阅起来极其方便。这是因为《永乐大典》用了一种独特的编排方式——“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利用汉字的读音(即音韵)来分类汉字(比如“东”韵目下包含了“东、冬、通”等字),再在每个单独的汉字下罗列与这个汉字相关的众多记载。
(大明内府抄本|寄字册)更难得的是,修书过程中足够尊重原书,都是一字不改地摘录在册,往往是整段、整篇甚至整部书照抄下来,使得《永乐大典》能够做到“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抛开内容不谈,光看《永乐大典》的装帧和字迹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永乐大典》单册的高度有半米多,宽度30厘米。内容用的是上等品白棉纸和徽墨书写,封面使用明黄色丝绢包面,尽显皇室气派。
原稿历时5年被确定下来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让书法家仔细誊抄,再配上精美的插图。即便不认识字,光是看着就是艺术品。
那么,如此浩大的旷世奇书,现在都在哪呢?这事啊,每次说起心口就痛。
《永乐大典》成书后,原稿和书法家写的正本都藏在南京文渊阁,为皇家专用书。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正本被一起带过去,原稿仍留在南京。
1449年,南京文渊阁失火,《永乐大典》原稿付之一炬。
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及其痴迷。1557年,北京皇宫起了一场大火,由于嘉靖下了死命令奋力抢救,正本被及时救出,完好无损。
但为了避发生意外,嘉靖皇帝立马组织人手1:1复刻《永乐大典》。
(大明内府抄本|永字册)离奇的是,副本刚刚誊抄完,正本就消失不见了。目前留存余世界各地的,都是嘉靖年间的誊抄的副本。
关于正本的去向,有说早就被毁了,也有说藏在明代皇家档案馆皇史宬(cheng)内。
更多的说法是陪葬在了嘉靖的陵墓里。当年郭沫若、吴晗寻找《永乐大典》,在考古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依然主张挖掘嘉靖皇帝的永陵,后来因为找不到墓道才拿万历皇帝的定陵练手,也因此造就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灾难。
正本下落成谜,副本也是命途多舛。副本在明清的时候就开始丢失,有的被官员顺走,少数毁于火灾或战乱,还有的是在外国侵华的时候被掠夺。
(大明内府抄本|师字册)1567年的时候,副本还是正本1:1誊抄的11095册;到了1794年乾隆年间丢失一千多册,还剩9881册;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1875年清点时已不足5000册。
清朝灭亡后,1912年翰林院将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时只有64册。
11095册,最后只剩下64册,百分之一都不到了。
后来在鲁迅、郑振铎、赵万里和几代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流失的《永乐大典》开启了回归之路。
如今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224册,还有64册暂存台湾。目前留存于世的《永乐大典》共有400多册,总计不到原书4%,而且散落在8个国家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
《永乐大典》“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让很多历代消失的典籍得以传世至今。我们也期待,那些流失在外的《永乐大典》能够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