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日本清国留学生同时出现在英国,其中1人影响了两国国运

历史画中画 2025-02-08 05:24:38

1871年,日本和清国同时向英国派出了留学生学习团。

这一次,日本派出了一支为12人的留学生队伍,但日本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名声并不好,这12人同样受到了波及,英国对他们的求学敷衍了事。

没有按照约定让他们学习军事技术,而是把他们打发到了商船学校进行学习。

反观清国的留学生都被派到了军舰上实习锻炼,掌握航海技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日本12人的队伍当中,有一人却是后来威震八方的海军元帅,不仅实现了身份转变,还影响了清日两国的国运。

这名潜力股小将当年只有23岁,名叫东乡平八郎。

他与其他日本留学生不同,没有抱怨英国的不公,反而一刻不停的学习着知识,但他学习的对象并不是英国这一个国家,而是手捧着从清国拿来的《阳明录》。

在8年的留学生涯当中,这本《阳明录》一直没有离开他的左右,直到功成名就的时刻,他依然将王阳明视作自己的偶像。

国运之战,东乡平八郎的机遇

1887年,野心膨胀的日本开始制定征讨清国的方略。在这份方略当中,日本异想天开的准备在5年的时间内完成对清国的战争准备。

这种准备上至军事改革,下至士兵锻炼,全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在军事改革内容里,有一项是指挥官年轻化,此刻的日本非常清楚,无论是在战力、兵力,还是国力上,日本都无法与当时的清国相提并论。

哪怕清国已经腐败不堪,也不是日本这种弹丸小国所能比拟的。所以,日本想在某一方面完成对清国的逆袭。

他们把逆袭的一方面定在了指挥官身上,企图以年轻化、开放式的指挥官赢得对清国的战争主动权。

1892年,日本开始了军事改革当中的指挥官年轻化的实践。

此时,已经从英国归来多年的东乡平八郎44岁了,显然不适合日本指挥官年轻化这一要求。他即将被裁撤,流转地方。

所幸,浪速号还缺一名舰长,就这样,东乡平八郎成为了日本军舰浪速号的舰长,也正是日本的这一决定造就了他们的军神。

浪速号在甲午战争当中率先攻击清国运兵船高升号,致使清国将近1000名船员丧生。

东乡平八郎是日本人,更是具有日本人与生俱来的残忍,对于坠海的清国士兵,东乡平八郎不救治也就算了,他还命令士兵朝水中射击,杀害了900多名落水船员和后勤人员。

在日俄战争当中,东乡平八郎同样对日本取胜至关重要。

他所率领的舰队不仅全歼了沙俄太平洋舰队,就连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也没有放过。

正是他的存在,奠定了日本海军早期的辉煌与成功,因此,他也被视作军神,在日本的呼声极高,天皇都要亲自出面为他摆下庆功宴。

在日本,它是所谓的军神,但在国际上它是彻头彻尾的战争罪犯,不仅违反国际公约、人道主义原则,还公然制造杀戮,屠杀落难士兵与无辜平民。

作为凶手与恶魔,日本从上到下对东乡平八郎的追捧可谓无以复加,日本国内有三处东乡神社,是专门用来供奉这个刽子手与恶魔的。

日本现在依然在大肆宣扬东乡平八郎的战绩,把他吹捧成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军神,企图将邪恶描画成正义。

日本的这种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而已,东乡平八郎除了在日本国内还算受欢迎以外,在整个东亚、东南亚,乃至亚洲区域都是十足的罪人。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瞧得上他、看得起他,即便是当下的西方世界,对于东乡平八郎依然持有数百年前的偏见,认为他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狡诈无比。

个体,虽然在浩瀚的历史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单位,但东乡平八郎所制造的罪恶却在历史当中挥之不去。

日本美化包括东乡平八郎在内的所有战争分子目的不言而喻,但日本的这种伎俩也只能图一时之快,长久来看必将招致,全世界的反对与讨伐。

包括东乡神社、靖国神社在内的罪恶之地,也必将会迎来历史的审判与摧毁。

这一过程可能极其缓慢,但东亚人都在等待,也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1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