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招标公告引爆成都交通圈:十陵南站将于4月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投用。这座被定位为"普速外迁枢纽"的新车站,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布局?

在成都铁路枢纽"四主三辅"战略版图中,其中十陵南站为“三辅之一”。这座规划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枢纽,不仅以60%的体量优势超越成都西站(1.5万㎡),更将成都南站(2.1万㎡)的规模记录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前瞻性的站场配置已预留6座站台15条股道的扩展空间,展现出超越常规的发展魄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站升级改造期间,十陵南站将肩负特殊使命——全盘承接原成都站18对普速列车的过渡性运输任务。待成都站完成改造后,这座战略枢纽的深层价值将彻底释放:通过重塑城市"东进"战略的空间动能,驱动龙泉驿实现从传统制造基地到国际铁路门户的华丽转身,为成都东部区域注入强劲的枢纽经济活力。
尽管官方通报只有寥寥数语,但业内人士透露了两大隐藏挑战:
地质难题:施工区域存在深厚软土层,需采用桩基托换技术保障稳定性;交通协调:地下管线迁改涉及2号线改移,堪称"在血管上做手术"。

参考西安北站"五线共建"经验,十陵南站选择分阶段实施:一期聚焦普速外迁,二期预留城际场扩容空间。这种"小步快跑"模式,既能快速缓解拥堵,又为未来预留想象空间。
【时间轴背后的深意】2022年10月:成都站启动改造;2023年4月:十陵南站招标启动;2026年7月:两站同步具备运营条件。这套"腾笼换鸟"的组合拳,标志着成都正式进入"高铁普速分离"新时代。
成都这很多车站和地铁完全是为了建而建 也没有规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