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请我喝酒,质问我和老伴退休工资过万,为啥不帮女儿还清房款

晓美说故事 2025-02-01 22:22:45

我叫刘立春,今年63岁,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我们家世代务农,但父母很开明,供我读完了高中。后来,我通过招工进了县里的纺织厂,干了三十多年。

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企业改制时我拿到了一笔补偿款,又赶在房价还没涨起来的时候在县城买了套小房子。

后来,我和老伴退休了,每个月加起来能拿到一万多的退休工资,日子还算过得去。

我和老伴有一个独生女儿,叫刘佳,今年35岁。她小时候成绩好,我们对她寄予厚望,供她读大学,还让她去了外地读研究生。

她毕业后留在了省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并且在那里扎根结婚了。

女婿叫王明,家里条件一般,但人踏实肯干,婚后两人买了套房子,贷款还了好几年。看着他们日子慢慢步入正轨,我们也挺欣慰的。

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事情是从今年腊月二十那天开始的。那天,女婿的父亲王老哥突然请我喝酒,说是快过年了,咱两家亲家好好聊聊。我当时也没多想,觉得是平常的家庭走动,没料到他却当着一桌子人的面,提了个让我难堪的问题。

那天的饭局从一开始就气氛诡异。王老哥开了两瓶好酒,一边劝我多喝点,一边试探着问我:“亲家,我听说你和亲家母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一万多?”

我笑了笑:“是啊,现在生活好了,老来有点保障,也算满足了。”

他接着说:“那你们俩平时也花不了多少吧?家里也没什么负担,咱们这岁数,吃穿用度都简单。”

我点头:“确实,平时开销不大,偶尔跟老伴出去旅游一下。”

就在这时,王老哥话锋一转:“那你们怎么没想过,帮小佳和明明把房贷还了?他们两口子一个月还房贷要八千多,生活压力大得很呢!”

这话一下子让我愣住了。我看了看桌上的菜,脑子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亲家,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试探着问。

王老哥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点不客气的笑:“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你们当父母的,也该帮衬一下孩子。你看我们家明明,工资不高,还得每个月省吃俭用地供房贷。小佳又是你们唯一的孩子,你们这么多退休金,干嘛不拿出来帮帮她?”

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老伴在家里一直说我“脸皮薄”,遇事总是让着别人,可当时我真觉得自己被问得下不来台。

其实,房子的事从头到尾我们并不是没想过。女儿结婚那年,我和老伴拿出了二十万,帮他们付了首付的一部分。

那时候,我们家在县城的房子刚卖掉,又买了现在住的这套新房,手里也没多少钱了。后来,他们自己贷款买下了省城那套房子。女儿和女婿的收入还算不错,生活虽然有压力,但勉强能应付。

我和老伴商量过,等我们老了,手里的存款肯定是留给女儿的。只是我们觉得,孩子成家了,就该学着自己扛事,不能什么都靠父母。再说了,我们自己也有养老的压力,万一哪天生病住院,这点钱就是救命的。

可亲家的这番话,却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家一直没什么积蓄,王老哥退休金不多,亲家母身体不好,平时开销不小。他们也没帮过孩子什么经济上的大忙,但现在却理所当然地觉得,我们应该接着往里贴。

喝完酒回家后,我把这事跟老伴说了。老伴听完,气得直拍大腿:“他凭什么这么说?咱们的钱是白捡的吗?咱们供佳佳读书,买房的时候拿了那么多,怎么就成了不管孩子的父母了?”

我叹了口气:“算了,他不就是嘴上说说吗?咱们不搭理他就是了。”

老伴却不依不饶:“你就是太软了!我早就看出来了,他家从来都想让咱们多出钱!佳佳结婚那会儿,彩礼咱们都没要,结果他家连婚礼都办得那么寒酸。现在倒好,跑来质问咱们了!”

其实,亲家那天的态度让我不舒服,但更让我难过的是女儿的反应。几天后,女儿给我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点埋怨:“爸,王明跟我说了,你们那天吃饭的事。他觉得你们是不是不想帮我们了?”

我赶紧解释:“小佳,不是爸妈不帮你们,而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再说了,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尽力了。你们现在有工作,有收入,应该自己扛起来。”

女儿沉默了一会儿,说:“可是爸,房贷真的很压人。王明压力大了,回家就爱发脾气,咱们也不想吵架,可有时候真忍不住。”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酸楚。女儿从小懂事,从没跟我们开口要过钱,可这次,她明显是站在了女婿那边。

挂了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是啊,孩子的压力我们不是不知道,可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打算。老伴身体不好,前几年做了手术,花了不少钱。现在我们看着每个月有退休金,可真要有个突发情况,这点钱根本顶不住。

除夕这天,女儿女婿回来了,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饭桌上气氛有点尴尬,王明不怎么说话,女儿也显得心事重重。老伴看出了我的心思,饭后把我拉到一边,小声说:“要不,咱们再拿出点钱来帮他们吧?”

我摇了摇头:“再拿多少才算够?房贷不是小数目,咱们帮得了他们一时,帮不了他们一辈子。再说了,咱们也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的钱是理所应当的。”

老伴叹了口气:“我就是怕佳佳心里难受,觉得咱们偏心。明明也是咱们的女婿,咱们总不能让他觉得咱们不关心他们。”

我沉思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表态。

后来,我和老伴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们决定每年给女儿一笔钱,算是贴补家用,但不会一下子替他们还清房贷。毕竟,我们的钱也是一辈子的积蓄,不能全都贴进去。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点:**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永远是有限的,更多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我们愿意支持他们,但也希望他们明白,生活的压力本就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今年的除夕夜,虽然气氛有些沉重,但我相信,时间会让一切变得更好。我和老伴会尽力支持孩子们,但这种支持,必须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我们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倾尽所有”,但我们的心,始终在他们身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