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明,今年38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县城。家里条件普通,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地和一些农忙时节的零工养活一家人。
我是家里的长子,下边还有一个妹妹,比我小五岁。小时候家里穷,但父母一直咬牙供我读书。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会城市,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来和现在的妻子林芳结婚,我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日子虽不算大富大贵,但还算过得去。
父母如今都快60岁了,依然住在老家。虽然他们嘴上总说不需要我操心,但我每年都会按时给他们打钱,逢年过节也会带老婆孩子回去看望。
说起来,我的堂叔家和我们家关系还算亲近,堂叔比我爸小两岁,小时候两家人住得近,彼此走动频繁。
但自从我爸在村里盖了新房,堂叔家却一直没起房子,日子过得不宽裕。堂叔一家总是借着亲戚的名义和我们家走得很近,但我心里清楚,他们更多是因为看中我家的条件。
去年春节,我本以为能安安心心地陪父母过个年,谁知道却因为堂叔一家,搞得满腹怨气。
堂叔一家五口——堂叔、堂婶、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刚出生的小孙子,居然不打招呼就来了我们家,而且一住就是8天。
刚开始,我和老婆还礼貌性地招呼,毕竟是亲戚。但没想到他们不仅吃住全靠我们家,走的时候还只象征性地留下了400块钱。那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忙得焦头烂额,花的钱不说,人都累瘫了。
今年除夕,我听说他们又要来,心里顿时一阵烦躁。去年那种事,我绝不能再让它发生了。
去年堂叔一家来的时候,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那天我们刚从超市买了年货回来,正准备收拾屋子迎接新年,堂叔突然打电话过来说:“明子,我们一家刚到县城,车开不动了,准备直接去你家住几天。”
当时我愣了一下,想推辞,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一来是亲戚,二来也确实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我勉强答应了。
堂叔他们到了家里,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堂婶笑嘻嘻地说:“不好意思啊,明子,我们就住两天,等大年初一再回村里。”
我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笑着说:“没事,堂叔堂婶来了就是客,住几天都行。”谁知道这一住,就是整整8天。
堂婶是个特别会“指挥”的人。她一进屋,就开始安排:“明子啊,这个房间给我们住,孩子和孙子住你儿子房间吧,你们挤挤就好。”
她说着,就把我们的东西往外搬。我老婆当时脸色就变了,悄悄拉了我一下。我压下火气,勉强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简直一团糟。他们一家五口,每天吃饭就是一桌大餐,堂婶还嫌这嫌那:“明子啊,这鱼有点腥,下次买贵一点的。”
“这菜不新鲜了吧,换个市场买。”
我老婆熬了好几天,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对我说:“这不是过年,这是伺候大爷!”我也有点恼火,但想着年关将至,亲戚之间闹得太僵不好,只能让老婆忍忍。
更过分的是堂叔的两个儿子,平时在家懒得动弹,吃完饭碗都不洗,玩游戏的声音震天响。我儿子小轩的房间被他们占了,孩子只能在客厅打地铺睡觉。
大年初三的早上,小轩冻得直打喷嚏,老婆心疼地抱着孩子抹眼泪。我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又不好发作。
堂叔一家走的时候,只留了400块钱,说是“住了这么多天,给你们添麻烦了”。
堂婶还笑着补了一句:“明子啊,咱是一家人,别嫌少啊!”
我当时真想把那400块钱甩回去,但又忍住了。这事成了我和老婆心里的一根刺,提起来就堵得慌。
今年腊月二十八,我刚下班回家,堂叔的电话又来了:“明子,我们打算明天去你家住几天,正好热闹热闹。”
我一听就火了,语气也冷了下来:“堂叔,家里今年不方便,您还是别来了吧。”
堂叔愣了一下,声音立刻变得不高兴:“啥叫不方便?亲戚走动走动不应该吗?你家又不是住不下。”
我心里窝着火,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堂叔,不是住不下的问题,去年那事您也知道,我家条件一般,负担大,实在招待不起。”
挂了电话,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晚上,我爸的电话打过来了,声音里满是责备:“明子,你堂叔打电话跟我告状了!说你不让他们去你家过年,这过年过节的,你这当侄子的咋这么不懂事?”
我气不打一处来:“爸,去年他们在我家住那么多天,你知道我们花了多少钱吗?我和芳芳累得像牛一样,他们连一声谢谢都没有,今年我真不伺候了!”
我爸听了也有点语塞,但还是念叨:“亲戚之间,不就是图个来往吗?再说了,你堂叔家里条件差……”
我正准备和我爸争辩,电话被我妈抢了过去:“老头子,你少说两句!明子说得没错,去年那事我早就看不下去了。他们一家子就是蹬鼻子上脸!明子今年做得对,咱家又不是开旅馆的,凭啥惯着他们?”
我妈一句话把我爸堵得哑口无言。我听着电话那头的争吵,心里一阵复杂,既是感激,又有些难过。
堂叔一家最后还是没来成。他们可能觉得没了脸面,过了几天也没再联系我。我爸后来虽然又打了几次电话,但也渐渐不再提这事。
老婆松了口气,说:“总算清静了。明子,这次你做得对,咱不能为了面子让自己受罪。”看着她的笑脸,我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今年的除夕夜,家里终于恢复了久违的温馨。老婆忙着做年夜饭,我陪儿子贴春联,父母的视频电话也接连打过来,问我们年货买得够不够。虽然堂叔一家没来,家里少了些人气,但却多了一份安宁。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烟花绽放,心里感慨万千。亲戚之间的关系,终究需要分寸和尊重来维系。如果一味地索取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再亲的血缘也会变成负担。
这个年,我过得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