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我们真的连“寒门”都高攀不了?

毒小寨文化 2024-08-31 09:09:03

寒门贵子,我们真的连“寒门”都高攀不了?

寒门贵子,我们提到“寒门”一般指的都是平民百姓家,但也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经据典地告诉我们“寒门”你可能高攀不起,那可指的是没落贵族、中小地主啊。

莫高攀“寒门”,你也就是一“流氓”。

在古代无地者为“流”,无业者为“氓”,无地无业者为“流氓”(无地无业容易惹是生非,后来也把品行不端的人称流氓,“流氓”一词也就黑化了)。

扎心了,老铁。

那“寒门”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历史学家唐长孺说:“门阀贵族被称为士族,此外便都是寒门或庶族。因而士庶之别一方面是阶级区分的等级形式,所有一切被压迫阶层是庶族、寒人;另一方面又是统治阶级内部上下层的等级区分,不管是原有的地方豪强,新兴的各样地主在他们没有取得士族称号以前也只能是庶族、寒人。”

可见,古时的寒门当指没落士族和寒人(庶族),祝总斌先生也说:“寒门也即役门、庶人,大多由无乡品、无任何官位,或即便入仕,也只能反复充任不入流寒官的家族固定而成,役门若能官至九品甚至五品以上,子弟能将此官位连续保持二三世可成为高门或次门。”

古人也直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见,寒门是相对世家大族而言的,能够入“品”,那也绝非贱民或一般的平民。

古代“双扇曰门,单扇曰户”,世家大族往往也称高门、名门,贫寒之人只能称小户人家了,寒门带有一“门”字,指没落贵族也算形象,可以理解。

当然,语言是一种很复杂的形象符号,它的能指和所指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例子很多。上行下效过去是贬义词,今天就成了中性词;七月流火过去指天气转凉,现在也可指天气炎热……

《三国志·周泰传》注引里说:“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是以不考实行,专採虚望,末流所届,乃至寒门贵族,划若鸿沟。”这两处的“寒门”都可以理解成贫寒人间,贫寒人家和世家大族是隔着一道鸿沟的。

中国人强调谦虚,言语交往要礼敬别人,谦卑自己,称别人家为贵府、高门,称自己家则叫寒门、寒舍,所以,寒门也就成了一种谦虚的雅称,就是自己家的意思。

总结一下,在古时尤其是魏晋时期,寒门更多指的是没落贵族、中小地主,后来词意也有所扩大,指与贵族相对应的平民百姓、贫寒人家。

所以,当你听到寒门贵子,也就没必要胶柱鼓瑟,深文周纳。

0 阅读:4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