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抽动症的孩子,要想不复发,家长必须要吃4种“苦”!

儿科叶冬兰 2025-04-06 16:30:34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抽动症患儿经过调理后症状明显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又反复发作,家长为此焦虑不已。其实,抽动症的治疗不仅仅是消除症状,更重要的是调整体质、改善生活习惯,才能减少复发。

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反复发作与肝风未平、脾虚未调、心神未安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肝风未平,情绪波动大:孩子学习压力大、家庭氛围紧张,或受到惊吓、批评后,肝气郁结,容易引动肝风,导致症状反复。

脾虚未调,饮食不节:若孩子仍然嗜食甜腻、油炸、冷饮等食物,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上扰心神,抽动可能再次出现。

体质未固,外感诱发:有些孩子在感冒、发烧后抽动加重,这是因为外邪侵袭,体内风火相煽,旧疾复发。

作息紊乱,过度疲劳:熬夜、用眼过度(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会耗伤肝血,阴虚风动,诱发抽动。

要想不复发,家长必须要吃“4”种苦!

1、“亲力亲为”的苦

家长要每天坚持在家给孩子做饭,杜绝外食快餐。避免炸鸡、薯条等高油食品,禁止冰淇淋、奶茶等寒凉甜腻之物。可多煮山药粥、茯苓鸡汤等健脾食疗,用天然食材替代零食。

2、“克制情绪”的苦

避免过度训斥,多鼓励、少施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运动),帮助释放情绪。家庭氛围要和谐,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3、“严格作息”的苦

一定要规律孩子的作息,保证21:30前入睡,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产品。即使作业未完成,也要优先保障睡眠。临床发现,熬夜的孩子抽动复发率比作息规律者高3倍。

4、“持之以恒”的苦

抽动症调理非一日之功,需坚持3-6个月的体质巩固。每周至少4次小儿推拿,每日监督穴位贴敷,定期带孩子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案例分享:

10岁的浩浩之前在我这里调理半年,抽动症已经好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了,家长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有一次因为父母剧烈的争吵,孩子受到惊吓,导致浩浩的抽动症突然复发,且症状比之前更为严重,有时候睡着了,都止不住地肢体抽动。

患儿来诊时面色青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咧嘴,夜间睡眠中仍有肢体抽动,伴有多梦易惊、食欲减退等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此次复发属于惊则气乱,肝风内动,兼有心脾两虚之证。

【药方】生龙骨、生牡蛎、天麻、钩藤、白芍、柴胡、茯苓、炒白术、远志、炙甘草。

在用药的同时,我还给他开了一个足浴方,用夜交藤+合欢皮煮水泡脚

经过2周调理,患儿夜间抽动明显减轻;1个月后,白天抽动症状减少70%;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复查舌象转为淡红,苔薄白,脉象平和。后续改用逍遥丸合六君子汤加减巩固调理,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医嘱重点:

即使症状消失,仍需坚持3个月巩固期

每季度复诊进行体质调理

遇考试等压力时期提前进行穴位保健

建立家庭"情绪管理日志",记录孩子情绪波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