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按常理应当是明廷重点投入和经营的军事要地。但在土木堡之战前后,宣府防线别说抵挡,连迟滞蒙古人都做不到。不然英宗就不会御驾亲征,也不会有土木堡的惨败了。
造成这种疑问的原因,不是源自于阴谋论的“文官集团坑杀明英宗”,而是时间差。
和不少人想象的不一样,宣府在明初并不是边塞防御重点和军事重镇。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宣府镇城的城墙到正统朝还是纯土质,一遇大雨就易倾陷垮颓。正统五年,在都御史罗亨信的奏请下朝廷才拨款对城墙进行加固和包砖。
宣府在明初战略价值不高的主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宣府地区并不是明、蒙双方争夺的重点区。洪武朝时,明军与北元势力争夺焦点在山西、陕西和燕京。再加上明初刚立国,朝廷资源并不富足,夹在大同和燕京之间的宣府自然不会被重视。
所以洪武二年春,参将傅有德大败北元脱列伯占领宣府后,明廷并未在宣府建镇驻守。只是简单划定疆界后,就将宣府以北的百姓“尽徙关内”。之后的宣府镇城宣化,只是作为一个预警前哨堡垒。
永乐朝时,出于营建北京以及防范“塞王”的考虑,成祖不仅不愿意向并不重要的宣府投入军事资源,还将宣府地区的部分卫所抽调到京畿。
第二,宣府地区缺乏地理优势,也无前朝大规模防御工事遗留,所以明初朝廷也不愿意在此地投入资源营建防线。
洪武朝时北方防御线为“大同-紫荆关-居庸关-燕山”(大致为现今内长城),宣府在这条防线百里之外。永乐朝时对蒙古又以进攻为主,自然也不会去考虑投入资源新建防线。
基于以上两点,宣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被明朝视为大同镇的附属防区,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情况才有了一些变化。
二月,为加强大同和燕京的防御,明廷在大同以东增设了十个卫。其中万全左右卫、宣府左右卫就在后来的宣府镇区域。同年十二月,太祖册封十九子朱橞为谷王,藩地被设在宣府。
为迎接谷王就藩,朝廷在宣府筑新城(宣化)以容纳王府和王府护卫。新筑的宣化城很大,城墙周长达12.86千米,城墙高也有7米。但其周边城镇、堡垒并未增建或扩建,大的周长不到1公里,小的只有500米。其内驻守的军士,多不过数百,少的只有十几人。
换句话说,宣化城这个点的防御加强了,但是宣府整个面的防御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明廷的考量无非就是日常以王城为中心治理宣府地区,临战时向宣化收缩保王城以待援。
永乐七年,宣府迎来自身的“独立”。
当年明廷在宣府正式建镇即宣府镇,武安侯郑亨被任命为首任总兵官。不过明朝在宣府地区的军事力量未因建镇而加强,相对于洪武朝实际还减弱了。因为谷王被内迁到长沙,原王府护卫也被抽调去了京畿。
新生的宣府镇实际也是明朝北边实力最为弱小的军镇,不过对明廷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首先,和洪武朝一样,此时宣府依然不是明、蒙双方的争夺焦点,警戒之余防止蒙古小规模渗透即可。“隘口通车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朝廷不认为需投入或部署太多军事力量。
而且宣府西边是边塞重镇大同,东边则有实力更强的京师三大营。真有什么不敌,龟缩镇城并固守待援即可。
其次,随着北元分裂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分,成祖一改洪武朝的保守策略,转而实行更激进的大规模征讨。在明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蒙古方面没有余力组织大规模入侵,相对的宣府镇也不会有扩大军事力量的需求。
由上可知,洪武、永乐两朝近六十年的时间里,明廷对宣府的军事投资和经营非常懈怠。宣府镇对北的边线长达一千三百余里,但此时整个宣府镇的堡垒、关隘只有三十九处。一些朋友想象中的(明)长城,此时还未开工建设。
换句话说,此时宣府镇不仅防御力量单薄,整个防线还到处是漏洞。
由于不堪大规模北征的消耗,永乐朝后明廷对蒙战略“由攻转守”。宣府镇原本不算问题的防御不足,一下就变成了致命弱点,但是明廷对此依然重视不足。
宣德五年六月,为加强宣府镇的防御,朝廷在宣府设立都司,下辖十六个卫,首任都指挥使司马升。十六个卫看上去不少,近九万人,但这只是账面数字。
宣宗在位期间不仅不重视军卫建设,还纵容勋贵的贪腐,这导致明军的顽疾“逃军”进一步恶化。宣德五年,明军主力之一满编应有十万的五军营,兵部勘合不足五万。
宣府这种边塞地区的逃军只会比京畿更为严重,就算是按一半算,宣府镇兵力也不足五万人。而且这些留下来的兵卒大多也是逃不掉的老弱病残,再把他们分摊到一千多里的防御面上,就更加杯水车薪了。
除此之外,明朝孱弱的财政能力也阻碍了宣府镇的防御建设。
正统元年,朝廷要求宣府镇沿“龙门-独石-黑峪口”建边墙(长城)五百五十里。但是朝廷只下令不拨足款项,让宣府镇自筹。
宣府镇哪里出的起钱,总兵官谭广只得上疏朝廷,以地形险要,需耗费巨量人力物力为由,请求改边墙为墎台(一种报警烽火台,只能驻守数人)。最终这五百多里防线上,只建成二十二座墎台。
所以到正统十四年时,尽管已过去七十年,但宣府镇并未积累出什么军事防御遗产。兵力不足,长城没有,防御堡垒群也没有。别说防御和阻挡,蒙古大军到来后,只能缩在镇城自保待援。
而也先看穿了宣府镇的孱弱,并完美的利用了这一弱点。
他先是大军压境,逼迫明廷派出主力(京营)来援。然后在阳和以及大同城打残大同镇精锐,防止明廷远征军获得大同镇的援助。之后也先就游走于明蒙边界,捕捉到战机后就率骑兵突入“不设防”的宣府并围歼明军主力。
在这个过程中宣府镇全程只能龟缩在宣化“看戏”,其实明英宗也理解这一点。
从八月七日明英宗意识到被瓦剌军尾随,到宣化示警瓦剌大军入境,再到十五日在土木堡被围歼,朱祁镇都没有要求宣府镇支援。不是他傲娇,是他明白宣府镇没有救援的能力,能守住镇城就已经不错了。
后附:“土木之变”后明廷才开始加强宣府镇地区的防御建设,不过由于财政拮据和各朝策略的变化,耗费百年到嘉靖朝才算完成。
又来了又来了,把问题归结为没有筑城,疏于建造防御工事。[笑着哭]但凡有一点经济和军事常识,结合洪武和永乐年的历史情况,就知道蒙古人入侵是个谣言。
注意注意注意:是!土木堡之变。不是土木堡之战!
说土木堡之役,土木堡之败,土木堡之耻都可以的,何必拘泥于一个字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