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崇祯自缢时我们在哪里

悠然修 2023-12-13 13:02:03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大顺军攻入北京外城。明思宗手持三眼铳,想出宫亲征做决死一搏。然而九五之尊的英勇未能感召来一个臣子,只换回太监王廉的一句吐槽:“陛下哪里有兵,速走”。

很多人纳闷,就算是诸臣“故意要误”崇祯,作为皇帝的亲卫,依附皇权而生的锦衣卫们又在哪里?为什么不站出来捍卫皇权?

可以肯定当时锦衣卫不仅没有团灭,还保有庞大的规模。虽然众明史学家,在崇祯末期锦衣卫数量上存在较大的争议,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但崇祯自缢前,京师尚有上万“锦衣卫”是各方的共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这上万锦衣卫也想“误”崇祯么?

锦衣卫隶属明军,一样通行世袭军籍制度。所以明成祖增设北镇抚司后,满编的锦衣卫也就关闭了常规招募渠道(佥发)。但是锦衣卫的地位和待遇注定了它是香饽饽,所以明朝的皇帝们又将锦衣卫编制作为“奖品”赏赐给臣民。

为彰显天家颜面,从最开始的封赏有功将士,到封赏皇族姻亲。为表皇帝不忘恩情,从恩赏抚育皇帝长大的保姆、女官,到允许常侍身边的宦官“推封”。为示皇朝对士绅的重视,从奖励文官后人,到允许中枢权臣们为家族谋求“铁饭碗”。

注:明初文官由于难以获取军功,所以获锦衣官职的机会非常少。成化朝文官统兵成为定制后,文官享有军功也开始常态化。此后朝廷在为含冤官员平反时,也常让其后人入职锦衣卫(如于谦)。

随着皇朝各阶层的固化以及腐败的加深,这种通过“恩赏”进入锦衣卫的人越来越多。如内廷每一代太监、权阉都会在锦衣卫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六部堂官、内阁大学士们也人人都有家族子弟入职锦衣卫……

所以锦衣卫的编制虽然在逐步扩大,从洪武十五年初创时的两万众,发展到明末时的十万余。但是只进不出的特性,注定了“扩编”的大部分都是只吃俸禄的勋贵后人,这也是锦衣卫被人戏称为“勋贵收养所”的主要原因。

而这些“禄虫”在大厦将倾时,会考虑如何自保、会考虑如何投效新主,但不会考虑随主赴难。所以崇祯的召唤,对他们而言听没听到都一样,估计崇祯自己也没指望过能把他们叫来。

就算不考虑勋贵子弟们,那么明太祖以“丁壮无疾病过犯者”为条件,从普通军户、民户中招募的两万初始班底呢?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罪罚、战陨、外调(主要是拨付给就藩亲王充任近卫和仪仗,各宗藩的具体人数从几十到数百不等)等原因,初始班底在不断萎缩。其次,父祖是精锐,不代表子孙还能是精锐。

世袭军籍也注定了,这些班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忠诚、勇武程度,都只会逐步降低。而良莠不齐的混杂,也会更进一步拉低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除此之外,为防止外朝染指亲军,弘治十二年,孝宗下旨将锦衣卫等卫从京军中独立出来,从此锦衣卫不再成编制参与作战任务。这让锦衣卫更进一步沦为皇帝私器的同时,也持续性的削减着锦衣卫的作战能力。

注:弘治十二年,孝宗下旨禁止兵部从锦衣卫和四卫军(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中抽调人员从征。不过其后四卫军依然成编制外出作战、训练,如随武宗巡边,参与和边军轮替驻防、训练的“班军”。

也可以说从此以后,原属军事单位的锦衣卫开始淡化其军事属性,并逐步转化为专司皇帝仪仗和皇命的文职部门。而且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东厂和外朝的挤压,锦衣卫的职权开始“杂化”或者说沦丧。

明朝中期开始,在京锦衣卫指挥使以下一般设有三副职,分别负责提督东司房、提督西司房和提督街道房。东西两司房日常主要任务是,和五城兵马司一起负责京师的治安巡逻、盗贼抓捕,而街道房则负责街市管理、沟渠疏通。

负有管理诏狱之责的北镇抚司,由于内阁和东厂的介入,其司法权被外朝通过“驾帖”给控制起来。再加上锦衣卫原本就没有“裁判权”,审讯完毕后需移交刑部或大理寺裁定判刑。为了少麻烦,锦衣卫也开始自我放权,直接将人犯转外朝或东厂,逐渐沦为朝廷法司和东厂的“抓捕手”。

注:“驾帖”是书有皇帝抓捕命令的特定公文,也是锦衣卫抓捕人犯审讯的凭证。首先,内阁可以通过不附署的方式阻止皇命发出。其次,驾帖需要刑科给事中签字后才成正式生效。

可以说昔日强横一时的锦衣卫不仅不再是军队,甚至连“警察”都不如,实际职能有点类似现今的城管和“协警”。而这种“力量”别说主导一个皇朝的命运,防守一个城池也远超它的能耐。

而朝廷也非常明白这一点。崇祯末期缺兵少将是朝廷显而易见的问题,崇祯和朝廷部署军队时哪里还管是不是精锐,只看有没有人、能不能调动。那么他们是看不见在编上十万的锦衣卫,还是都知道锦衣卫于军事是毫无用处的废材。估计崇祯很清楚,答案是后者。

而且崇祯也清楚,此时就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也从锦衣卫里拉不出壮丁了。

首先,京师的“在编”锦衣卫除了大量喊不动的勋贵子弟,还充斥着“临时工”。

如前文所说,由于勋贵子弟进入锦衣卫挤占编制,锦衣卫随着编制的“壮大”反而开始缺干活的人手了。外朝和东厂的挤兑,也让锦衣卫们不太愿意涉及司法事务,以免惹祸上身。所以锦衣卫的“临时工”,也应时而生。

从弘治朝开始,锦衣卫通过发放“堂贴”(临时工作证)的方式招募市井人员入锦衣卫办事。这种招募还不是明朝常规的“强征”,一般人不花几十、上百两银子“孝敬”管事的锦衣卫,根本拿不到堂贴。

对于锦衣卫而言,这些人既可以干活,解决人力不足。一旦出了问题,还是可以顶罪避祸的工具。那些买“堂贴”的人也不是为了领那点帮工津贴,他们“在职”期间会“借”锦衣卫的权势敲诈勒索,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索回“投资”。

这种双赢的局面,让锦衣卫成为京师地痞、无赖的汇集所,而且此类人员的规模非常庞大。

明世宗登基后,在打击宦官势力的同时,也整顿、清理了锦衣卫。按照夏言《重明诏惩奸党以隆新政疏》中的数字,这次整改“查革五府、锦衣卫等亲军卫所冒滥旗校共三万一千八百余名”,其中大部分都是锦衣卫的“临时工”。

嘉靖朝之后,皇帝们未再对锦衣卫搞过类似的整顿。但是崇祯应该清楚,这种“临时工”只会死灰复燃,乃至更多。日常狐假虎威少不了他们,但事到临头也必然是一哄而散,卖命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崇祯十五年四月,皇帝任命孙传庭为三边总督并拨付五千京营士兵,令其前往陕西平叛。在京锦衣卫中还能调用的人员,大部分都被充入这五千的行列之中。换句话说,锦衣卫在京师已经没什么被征调的机动力量了。

至崇祯十七年三月,大顺军兵临京师时,在京锦衣卫实际还有多少人呢?

有明史学者依据史料做过估算。当时东西司房和街道房,大概下辖校尉230名;北镇抚司大概下辖600名校尉;供职东厂和承担宫廷宿卫的校尉大概是400人,总计一千二百人的样子。

这些人在大顺军攻打京师前,基本都分摊到城墙和各城门了。先不说这点人有啥用,等内鬼卖了城门,大顺军一哄而入后。崇祯即便想博命,也没有召集他们的时间和手段了。

编后附:

崇祯自缢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等九位锦衣卫堂上官被大顺军俘虏(四死、四失踪)。李自成率主力离开京师(东征山海关)后,骆养性又联络旧部袭杀在京大顺军将领,控制京师试图重立朝廷。后因清军入关,未果遂投降。

部分锦衣卫幸存人员,南下依附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等小朝廷继续抗清,最后残余部分(不足一百人)于1661年8月(顺治十八年)在“咒水之难”中被缅人屠尽。

1 阅读:244
评论列表
  • 2024-02-11 08:19

    人家是特务司法机关,相当于行政单位,不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