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制度”是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之一,然而其虽流行三千余年但现今仍对它的存在一些误解,不少人认为一个家庭中正妻(或续弦、扶正)生的孩子就是嫡,妾室所生即为庶。严格来说这种观点是错的,“嫡”其实要更为“稀有”一些。
过去选储君、册立皇太子又叫“立嫡”,皇子们争夺东宫之位也被称为“夺嫡”,如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夺嫡”。如果嫡、庶在出生的那一刻就由生母决定了,那还立什么“嫡”,夺什么“嫡”呢?
在诸侯尚有夺义,岂况天子乎!所言圣庶者,谓如武王庶子,有圣德,夺代伯邑考之宗嫡也。
《通典·卷五十二》
周文王身上有段公案或者说伤疤,他在决定继承人时舍弃老大伯邑考,选了二子姬发(周武王)。这不仅是犯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忌讳,还开了倒车“舍嫡立庶”。所以历朝历代的儒士颇为头疼并绞尽脑汁替“圣人”解释、避讳。
伯邑考和姬发都是周文王正妻太姒所生,怎么姬发在历代大儒眼里成了“庶”呢?而且这也不是个案。
房玄龄在评价隋文帝废独孤皇后长子杨勇,立皇后次子杨广为太子时,曾说“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 …”。唐太宗李世民因过于宠爱长孙皇后次子李泰,而导致皇太子李承乾地位不稳。褚遂良就此上书劝谏李世民,“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
为什么皇后所生的次子在众名臣眼里也成了“庶”子呢?
诗诂曰:正长之子曰适(嫡),余众曰庶支,庶谓庶孽之众,如木之有枝。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
嫡庶之名起于宗法。古代各家族会因子嗣的繁衍(分家)而形成不同的分支,其中继承家族主体的那一支被称为“大宗”(或正支),其余的被称为“小宗”(或旁支)。为区分轻重,正支一脉被称为“嫡支”,众旁支又被称为“庶支”。
所以“嫡”仅指获取家族大宗继承权的那个儿子,这个儿子也被称为“适子”,除他之外的儿子们全是庶子(也被称为“众子”),即“众子者,长子之弟及妾子”。
可以说数千年来,各家族在子嗣方面“嫡”始终最多一人。那么现今嫡子、庶子的划分又因何而来呢?主因是在将生母的“身份”混淆在了子嗣身上。
古代奉行“一妻多妾制”,“妻”是家主所有女性中的“嫡”,所以妻的孩子除了被叫“妻生子”外,也被称“嫡出”。而且“妾”则相对为“庶”,所以“妾生子”们也被叫作“庶出”。
由于“妻”的社会地位、娘家权势等远高于“妾”,在“子以母贵”的情况下,“嫡出”自然就获取了高于“庶出”的地位。进而被人误传为,妻生的孩子是高贵的“嫡子”,妾生的就是天生低一档的“庶子”。
了解了这些,就得再说下被很多人误解的“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是宗族为了预防争夺继承权产生内乱而生,不论是否贤德,将“嫡”直接赋予嫡妻的长子 -- “嫡长子”。在没有嫡长子或者嫡长子亡故的情况下,更有资格获取继承权的是诸子中的最年长者,即“无嫡立长”。
通常说所的“嫡次子”、“嫡三子”就是不合宗法的称谓,自然也不会享有优先继承权,因为他们的标准称谓是“嫡子母弟”,不是天生的“嫡”。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并没有选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而是册立朱标的庶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其宗法、礼法上的依据是,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亡故,当下朱标一脉“无嫡”,所以“立长”。
正是由于“嫡”的特殊和稀缺,所以古代虽然讲尊卑、注重出身,但各家族内对嫡、庶的区别没有现今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大。
首先,除了涉及身份继承时(祭祀、袭爵、承宗),各家族并不把所谓嫡、庶挂在嘴边,日常以“伦序”(辈分、年龄等)来区分尊卑主次。如各朝皇家诸子均称为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而不是分成嫡皇子、庶皇子。
其次,社会的发展,也让嫡、庶之间的地位差异日益淡化。门阀的消亡,特别是科举的兴盛,让众庶子有了获取地位的新渠道。当他们携财富、权势重返家族时,家族也不可能不以新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嫡子”对于一个家族的传承非常重要,所以他在家族中受到了礼遇也非常高。如《仪礼·丧服》中规定“父为长子斩衰(三年)”,而嫡子之外的儿子亡故,父亲只需“服齐衰不杖期(一年)”。
到了明朝,太祖著《孝慈录》将相关规定改成了“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服齐衰不杖期”,平等了。
在古代妾虽然和妻同为家主的女人,但是地位非常低微,实际和“妓”区别不大。例如五代隋唐时期,文人豪客们留下的互赠姬妾或将姬妾送于友人亵玩的记录数不胜数。但因庶子们的努力,这些日常都没资格被儿子称呼为母亲的人,其社会地位也在慢慢提高。
《孝慈录》中规定“嫡长子、众子为庶母(谓父之妾)服齐衰杖期”,尊贵的嫡子需要为原本地位低下的妾室服丧了。除此之外,明、清两朝大量小说、纪事中“飞扬跋扈”的妾们也是这一变化的直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