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翼哥一直认为:
大型机场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业绩稳定性要远远强于大型航空公司。
对于机场来说,影响航空公司的油价、汇率、票价、客座率等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客流量特别是国际旅客对他们免税影响较大。
只要航空公司开了航班,航班量上去了,机场收入自然就增加,而机场的成本变动很小。
所以,大型机场总是率先实现盈利。
随着民航恢复常态,企业经营改善,民航细分市场的企业出现了分化:
大型机场率先盈利,利润持续提升
低成本航司扭亏,利润保持稳定
航空物流继续赚钱,利润略有下降
但对于大型机场来说,利润超疫情前非常之难。
因为机场的免税盈利模式已经和疫情前大不一样,无论是国际旅客的流量、还是单客的收入、都发生了下滑。
所以说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这些对免税收入依赖特别大的机场,免税收入是大幅下降,所以利润很难恢复到疫情前。
但是对于那些原来免税收入相对不高的机场来说,反而有来自更多的增长空间。
比如说,国内第四大繁忙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利润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从2024年度旅客吞吐量来看:
深圳宝安机场61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是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
也是成为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之后的我国第四大繁忙机场。
最近,深圳机场相继发布了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深圳机场业绩连续攀升。
一、2024年:业绩翻两番
2024年,深圳机场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成为行业内的焦点。
根据深圳机场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
营业收入47.39亿元,同比增长13.80%;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1.68%。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到3.5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26.31%,是翻两番。 从运营数据来看,2024年深圳机场:
航班起降42.8万架次,同比增长8.9%;
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客运与货运业务的蓬勃发展,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彰显了深圳机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由此带来深圳机场航空性收费大幅提升。 二、2025年一季度:利润创纪录 2025年一季度,深圳机场业绩再创新高。
预计归母净利润1.33亿~1.83亿元,同比增幅达41.11%~93.97%。
如果按照最高的1.83亿元计算,则已经超过疫情前利润的最高纪录,2019年的1.73亿元。
这一爆发式增长源于其客货双线领跑行业的突出表现:
旅客吞吐量1655.22万人次,同比增长6.3%。 货邮吞吐量45.95万吨,同比增长13.3%,增速均位居国内前十大机场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深圳宝安机场旅客吞吐量已逼近首都机场,有机会与首都机场争夺第三。
三、未来可期
深圳作为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往来尤为频繁。 比如,我国最繁忙十条航线,往来深圳宝安机场的航线就占了三条:
第2名:深圳宝安=上海虹桥
第4名:深圳宝安=北京首都
第7名:深圳宝安=杭州萧山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与政策支持,深圳机场有望在2025年延续增长势头。
深圳机场自身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在硬件设施方面,持续加大投资,推进机场扩建与现代化升级,如:
T3航站楼西翼廊国际化改造,提升了国际及地区客运保障能力;
第三跑道加速建设,主跑道已全线贯通,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深圳机场凭借自身优势,未来有望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