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事件

甘肃故事 2025-03-16 19:52:23

​2008年11月17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发生的一起群体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9时30分许,陇南市武都区东江镇30多名拆迁户集体前往位于武都区新市街的陇南市委上访。他们的诉求集中在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后,自身住房、土地及未来生活保障等问题上,希望市委能给予明确答复。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得知后,迅速安排副市长杨全社等4名市委常委以及信访、公安等相关部门和武都区的负责同志负责接访。 然而,从11时起,上访群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多,截至15时,上访人数增加到200多人,围观群众更是超过1000人。他们打着“反对搬迁”的横幅,喊着口号围堵市委大门。市委书记王义安排让上访群众选出代表进行沟通,却遭到拒绝,群众坚持要全体与市委书记见面。在此期间,接访领导一直与群众接触,宣讲法律法规,劝其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但都未能让群众散去。

19时,陇南市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形成10条具体意见,强调重视群众上访、认真解决问题、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同时表明搬迁后会重视武都区群众利益、处理遗留问题。但这些举措并未平息事态。 19时30分许,400多名上访群众突破民警拦阻,强行进入市委大院,与民警对峙后进入市委后院主办公大楼前。20时,市委调集武警和民警维持秩序,部分上访群众却多次冲击,喊着反对搬迁的口号。22时,武警和民警将上访人员驱出市委大门,但群众仍在门口围堵。 17日24时许,上访和围观群众增至2000多人,部分闹事者开始向武警投掷砖块、石头、酒瓶等,砸坏武警装备、烧坏服装。

18日0时30分许,闹事者冲进市委,砸毁办公大楼门窗玻璃、办公设施,抢劫财物,还砸毁多辆公务用车。为控制事态,武警和民警抓捕了30多名打砸抢分子。 18日10时30分许,约1000名闹事者再次冲进市委后院,攻击武警和民警,砸毁车辆,还纵火焚烧办公楼和汽车,甚至砸毁并焚烧城区长江大道的7辆警车。当天下午14点30分左右,武警和公安干警对市委门前大街约500米路段实施封锁,但双方仍在部分路口对峙,现场一片混乱。 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陇南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深层次原因则是武都区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拆迁户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2006年起,陇南市在武都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涉及大量征地拆迁,仅东江镇就有3500多户失地拆迁群众,部分群众生活面临实际困难。

2008年3月,当地传出市委、市政府要搬迁到成县的传言,引发拆迁户两次上访,市委、市政府虽及时澄清,但9月后传言再起,拆迁户们再次前往询问。陇南市人均耕地较少,土地被征用后,原指望依靠城市发展和兰渝铁路开通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可行政中心一旦搬迁,武都区发展前景不明,他们担心未来生活失去保障。当时武都区正处于灾后重建关键时期,急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这个时候传出搬迁消息,让群众感到不安,他们希望党委政府能承诺保障生活并切实解决问题,这便是他们上访的初衷。 事件发生后,陇南市委于17日17时40分以内部明电形式向甘肃省委汇报情况。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迅速作出批示。18日凌晨,甘肃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罗笑虎带领工作组从兰州紧急赶往陇南武都,抵达后立即投入一线指挥,控制和平息事态。

19日,省长徐守盛也赶赴武都,随行的还有财政、发改委、信访、建设等多个部门的厅局负责人。从20日开始,徐守盛亲自与拆迁户农民代表、陇南市老干部、东江新区开发商等进行座谈。在与拆迁户座谈时,他明确表示拆迁群众生活保障和行政中心搬迁是两个问题,强调不论是否搬迁,发展才是关键,即使搬迁,武都区也依然要发展。他务实的作风和诚恳的态度获得了拆迁户的认同。

20日下午,陇南市向全市公布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工作组接访的方式,方便群众反映信访需求。同时,陇南市和武都区抽调1820名干部组成33个工作组,由市级和武都区领导带队,分赴武都区15个社区和6个乡镇,进村入户听取群众诉求,讲清事件真相,化解矛盾,引导群众将精力集中到灾后恢复和重建家园上。陇南市委市政府还召开全市机关干部大会,要求加快重建工作的检查落实。 经调查,这起事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性事件。事件发生后,公安等部门对参与打砸抢烧的骨干分子进行讯问,共传唤讯问违法人员110人,刑事拘留30人(取保候审7人),谈话教育具结悔改80人。18日23时许,路面和市委大院的主要通道清理完毕,新市街恢复畅通,街道两边因事件歇业的商店、餐馆也陆续恢复营业。12月18日,事件幕后策划者在四川落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