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即位亲政后,重修圆明园的那些事

周生南山 2024-04-04 08:34:46

1861年同治皇帝即位,时年6岁。慈禧、慈安两太后听政13年。1873年同治帝开始亲政,并启动了重修圆明园的计划。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末年,雍正年间建成,乾隆年间又进一步扩建, 历经五位皇帝一百五十余年的不断修建,工程几乎无一日间断,遂集明清江南园林名园胜景,以及西方建筑之大成 ,成为宏伟瑰丽的园林。

圆明园气势恢宏、风光旖旎,被称为“万园之园”。然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660)中被侵略者焚之一炬,仅存残垣废墟让人凭吊。

1873年,出于亲政为摆脱慈禧、慈安两太后干政的羁绊掣肘;以及孝顺让两母后养老游乐等方面的考虑,由同治皇帝亲自开启的圆明园重修工程正式动工,计划重修二十多处共三千多间屋宇殿阁。当年二月,皇帝授权内务府,行文两湖、两广、四川、浙江各省,采办楠木、柏木、陈黄松等大件木料各三千件,并在一个月内,报明起运日期。

晚清,封建制度已千疮百孔,大厦处于风雨飘摇中。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侵华等连年战争,国库枯竭,而园工需用浩繁,国家财力无法承担重修圆明园的巨款。因此,包括恭亲王在内的十重臣具名“六款奏谏”(1、畏天命;2、遵祖制;3、慎言动;4、纳谏章;5、重库款;6、勤学问),劝阻重修圆明园。

此外,劝阻者还有:陕西道御史沈淮上书百字奏谏,被皇帝用“大孝养志”的话,将沈淮训了一顿,并准备拿他“杀鸡敬猴”,孰料他是前朝“忠臣”,这才作罢;沈淮同僚福建道监察御史游百川再接再厉又上一道奏折,提到“兴作非时,恐累圣德,”惹皇帝动怒几乎要坏体制,开创先例,革掉言官的职。

皇帝的启蒙老师李鸿藻几次造膝密陈,苦口谏劝,并警告“圆明园如不及时停工,恐大乱复起。”对开蒙的老师有师生的情谊,如严父感觉,皇帝无力反驳,只有报以沉默或回避。

但是,在皇帝内心的城堡中,凡是谏阻园工者,都被认为是在打击皇帝的孝道之心而不被容忍。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总督巡抚大员中独有一人起意,上书反对修复圆明园。这是需要胆识的,此人就是时任两江总督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重庆开州人,号雨亭,其祖辈由湖南常德府龙阳县移民迁蜀,至夔州府开县定居。李宗羲五岁入学馆读书,十八岁取得秀才资格;二十五岁参加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六年,担任汉丰书院院长;次年,二十九岁中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分配到安徽以“知县即用”,担任安徽英山县知县,从此走上仕途。

作为一名地方封疆大员,李宗羲敏锐地看到了重修圆明园的多重弊端,借慧星天象的异动说亊,两次上书朝廷,批沥直陈:“内政修明而外侮不潜戢”,“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呼吁皇上“速谕停工”,对朝廷重修圆明园进行了有力劝阻。

第一次上书是1874年的六月初一,李宗羲借五月十二日彗星出现的天象,(慧星俗名扫帚星,见之不祥,天象可虑。)率先上书近500字的《星变陈言疏》,委婉表达了对重修圆明园的反对。

疏言:“星变屡见,外患方炽。上年御史沈淮奏请停止园工,臣亦昌贡愚忱:言不足采,工仍未停。兹复鳃鳃过虑,有不能已于言者。时局之艰难、度支之短绌,特一端耳。今洋人近在肘腋之间,圆明园距京城数十里,既无坚城管钥之固,复少大枝护卫之兵。

频年以来,每遇民教争斗之案,洋人要求不遂,动挟兵船。兵船所指,先以天津;天津朝警,则海淀夕惊:此事势之必然者。燕居无戒备之虞,而西山为逋逃之薮、岛人有反侧之心。皇上奉皇太后于此,此臣所万分不安者也。

如蒙皇上干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加以磨厉、积以岁年,不患不斩月氏之头而系楼兰之颈也。异日百姓阜康、四夷宾服,灵台经始,不日可成;

奚必亟亟以图其艰哉!昔汉文帝惜露台百金之费,而南越称臣;宋仁宗罢玉清旧址之苑,而西夏款塞:盖未有内政修明而外侮不潜戢者也。周公之辅成王也,侍御仆从,罔非正人;出入起居,罔有不钦。

盖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苟不以敬畏为心,其英睿之君必萌骄肆之念;苟无正人在侧因事进规,则小人务为谄邪,以窃禄位。近日大学士文祥之引疾、侍郎桂清之外调,道路颇有惜词。臣窃谓老成忧国者,宜留之左右,以辅成圣德;忠直敢谏者,宜导之使言,以恢张圣听”。 疏入,上皆留览。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宗羲再次上奏条陈,请求朝廷下旨圆明园停工。

十名王公重臣的具名奏谏、两名御史言官奏折、开蒙老师谏劝以及地方大员李宗羲的《星变陈言疏》和上奏条陈,起到了共同劝阻圆明园修复工程停工的重大作用。

后来,发生的候补知府李广昭与洋商采购洋木跨国官司;还有浙江、四川两个奏折:因“军兴以后,尽成焦土,购料之难,亦可概见”;及“巨木尽已被太平军毁伐、水路运输极度困难,恳请展缓限期”的实际困难,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奈之下,同治皇帝心不甘情不愿地在1874年9月9日终止了圆明园修复工程。

两年后,李宗羲称病辞掉两江总督之职返乡重庆开州。回到家乡后,他兴学育才,激励士风。数年后,开州六举人参加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培俊堂走出共和国一代军神刘伯承。

知进退。在乱世中不念栈,进可以为国家献策做事,退亦可以修身齐家为乡贤。这是近代士人顺理而动的智慧选择。

(另平台文标题为《晚清开州人李宗羲上书劝阻圆明园停工的“星变陈言疏”》参考《李宗羲传》、《慈禧太后全传》图片来自互联网)

0 阅读:1

周生南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