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国常因军事实力下滑被戏称为“五常之耻”,但其核潜艇部队仍是其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然而,英国在核潜艇发展道路上却频频遭遇挫折,尤其是在装备更新换代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在核潜艇发展上则显得更加稳健,有效规避了英国所犯的错误。
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期视察了完成207天战略巡航的“前卫”号战略核潜艇,这一举动被视为英国对外展示战略威慑的重要信号。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由于下一代“无畏”级战略核潜艇项目进展缓慢,老旧的“前卫”级不得不超期服役至2030年代。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SSNR项目也遭遇严重延误,暴露出英国在军事装备规划上的短视。
英国现役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研发于上世纪90年代,首艇于2010年服役。按照计划,其替代者SSNR型核潜艇本应在2030年代中期问世。然而,SSNR项目自2021年启动后不久,就因设计变更而陷入停滞。核心问题在于,英国最初计划沿用“机敏”级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巡航导弹的方式,但这一设计在现实中暴露出了严重缺陷。
英国“机敏”级核潜艇虽然装备了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但并未配备专用的垂直发射系统,只能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这种设计不仅限制了导弹的发射效率,还影响了鱼雷的装载数量。随着美国在2022年停止订购“战斧”导弹,英国不得不重新考虑SSNR的设计方案,决定为其加装垂直发射系统。这一重大修改导致项目进展大幅延迟,至今仍未完成优化。
英国在SSNR项目初期的设计决策显得尤为短视。首先,依赖美国供应的“战斧”导弹使得英国在潜射巡航导弹领域缺乏自主性。其次,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的方式严重限制了核潜艇的作战效能。现代核潜艇通常只有4至8个鱼雷发射管,每装填一枚巡航导弹就意味着减少一枚鱼雷,直接影响反舰和反潜能力。此外,这种发射方式也难以实现高密度火力输出,进一步削弱了核潜艇的作战效能。
相比之下,中国在核潜艇发展上展现出了更强的战略眼光。最新改进的093型攻击型核潜艇已经配备了潜射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携带12至24枚“鹰击-18A”反舰导弹。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发射效率问题,还确保了鱼雷和导弹的独立使用。此外,传闻中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这一能力,展现出中国在核潜艇设计上的前瞻性。
英国在SSNR项目上的困境,凸显了军事装备规划中长远眼光的重要性。而中国在核潜艇发展上的稳健步伐,则证明了从初始设计阶段就进行全面考量的必要性。随着095型核潜艇的即将亮相,中国有望在攻击型核潜艇领域实现对英国的超越,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战略思维的胜利。
因为它要适配美国的战略导弹呗,设计上绕不开美国。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设计困境不只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