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瑞典老太过85岁生日,狂飙山西五寨话,还说自己就是五寨人

霸苍笙客栈 2024-11-16 08:28:45

“我就是五寨人”

视频里,一个85岁的瑞典老太太哈娜正用一口地道的山西方言说着话。

她的蓝眼睛里闪烁着欢乐的泪光,浅金色的头发下是一张饱经沧桑却依然慈祥的脸庞。

这段视频在2018年的互联网上刷屏,让无数中国网友惊叹不已。

一位纯正的北欧老太太,为什么会说一口流利的山西方言?更让人好奇的是,她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地说自己是五寨人?

2018年,85岁的哈娜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视频中,哈娜用五寨话讲述了自己与五寨的不解之缘。

从出生、成长到离别,再到数次重逢,哈娜与五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她说,五寨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身在何方,她永远是一个五寨人。

这段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

人们惊叹于哈娜流利的五寨话,更被她与五寨跨越时空的友谊所打动。

要了解哈娜的故事,我们得从她的父母说起。

哈娜的父亲尼尔斯是个瑞典人,原本在斯德哥尔摩当一名基督教牧师,母亲耶林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对年轻夫妇却怀揣着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到遥远的东方传播福音。

随着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年轻的尼尔斯和耶林也踏上了这片充满未知的东方土地。

他们来到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与其他传教士不同,他们没有居住在教会提供的洋房里,而是住进了当地的土坯房,过起了地道的山西农家生活。

除了传教,尼尔斯还在当地办起了诊所和学堂,耶林则负责照顾病人,他们的善良和医术很快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

"洋大夫"成了村里人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他们不再是外国人,而成了五寨人眼中的"自家人"。

就这样,尼尔斯和耶林与五寨这个小县城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933年,哈娜出生在五寨县,父母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字——王哈拿。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哈娜就注定要过上一段与众不同的童年。

她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跑遍了周围的每一个山坡,认识了每一种野花。

夏天,她会跟着小伙伴们去田间地头摘野菜;冬天,就坐在炕头上,听奶奶们讲古老的山西故事。

但这段温馨的童年很快就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1937年,日军入侵山西,五寨也未能幸免。

当时只有4岁的哈娜,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记得父母总是忙着在诊所里救治伤员,有时半夜里会有游击队的战士偷偷来找父亲治伤,母亲就会让她躲在地窖里,直到天亮。

这对瑞典夫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与民同乐,与民同苦"。

战争年代的物资十分匮乏,但在哈娜的记忆里,五寨人依然保持着他们的善良和坚韧,邻居奶奶虽然家里也不宽裕,却总会给她留一个玉米饼。

哈娜的家庭在五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其中最为痛心的莫过于她母亲和弟弟的离世。

这段悲伤的往事,在尼尔斯的回忆录中留下了些许痕迹,却也有许多未能言明的细节。

根据尼尔斯的记载,他们的小儿子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痢疾。

在正常情况下,及时就医本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然而,命运弄人,当时的五寨县正处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军的占领不仅带来了恐怖和压迫,更切断了当地居民与外界的联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为孩子寻求医治变得异常困难。

尼尔斯一家居住在五寨县的偏远地区,而当地的医疗条件本就十分有限。

日军的存在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他们严格控制着人员的流动,使得外出就医成为一件危险的事。

面对孩子日益恶化的病情,尼尔斯夫妇想必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挣扎。

他们可能尝试过各种土方偏方,也可能冒险寻求过当地医生的帮助,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年幼的儿子就这样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至于哈娜母亲的去世,尼尔斯的回忆录中并未详细记载。

这种沉默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多的悲伤和无奈。

这对母子的相继离世,无疑给哈娜和尼尔斯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1946年,13岁的哈娜不得不离开她深爱的五寨,随父亲回到瑞典。

临走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行,有人塞给她腌制的咸菜,有人给她织了双布鞋,老街坊们更是哭成一片。

那一刻,哈娜才真正明白,五寨早已不仅仅是她生活的地方,更是她魂牵梦萦的家乡。

回到瑞典后,哈娜就像一条被硬生生扔到岸上的鱼,怎么都不适应。

现代化的街道、金发碧眼的路人、完全听不懂的瑞典语,一切都让她无所适从。

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

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想起五寨的点点滴滴:街头巷尾的嬉戏打闹,赵叔叔唱的摇篮曲,还有那些热情的乡亲们。

后来,哈娜的父亲再婚了,继母对哈娜很好,但这并不能完全填补她内心的空虚。

在哈娜看来,中国有太多热情的人,有太多陪伴她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这些,都是瑞典无法给予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哈娜也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她结婚生子,过上了普通瑞典人的生活。

但是,五寨始终是她心中的一个结,解不开,也割舍不掉。

多年来,哈娜一直梦想着能再次踏上五寨的土地。

可是,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进入普通县城还有诸多限制。

这让哈娜的思乡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终于,在1995年,62岁的哈娜等来了机会。

中国的政策逐渐开放,外国人进入普通县城的限制也放宽了。

哈娜二话不说,立马订了机票,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哈娜再次踏上五寨的土地时,激动得差点晕过去,近五十年了,她终于回来了!

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气息,一切都让她泪流满面。

哈娜直奔自己曾经的家。

虽然房子已经不在了,但那片土地还在,她跪在地上,亲吻着这片养育她的土地,哭得像个孩子。

这次回访,哈娜待了整整一个月,她走遍了五寨的每个角落,寻找着童年的记忆。

她去看了母亲和弟弟的坟墓,也拜访了当年帮助过她家的乡亲们。

回到瑞典后,哈娜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她向所有人讲述着五寨的故事,眼里闪烁着光芒。

此后,哈娜又多次探访五寨,每次都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而来,带着对朋友们的祝福而去。

2005年,72岁的哈娜再次踏上五寨的土地。

她走得很慢,仔细地看着每一处风景,似乎要把五寨的一切都刻在脑海里。

离开时,哈娜哭得像个孩子。

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但她知道,无论自己身在何处,心永远在五寨。

这些年的多次探访,让哈娜和五寨的联系更加紧密,她不仅仅是在寻找童年的记忆,更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对哈娜来说,五寨不仅是她的出生地,更是她灵魂的归宿。

哈娜的故事,在五寨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对于哈娜来说,五寨不仅是她的出生地,更是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的一生,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瑞典,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的情感。

参考来源:

潇湘晨报:《展开瑞典老人竟能说一口流利的山西话:八路军唱的歌我也记得,我每一天都想中国》

https://www.toutiao.com/video/688300022145902234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0 阅读:0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