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石头苦求僧道将他带到红尘享受荣华富贵,僧道知道石头此时已经是凡心炽热,跟他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油盐不进,还不如顺其自然,遂了他的心愿,于是把石头变成一块美玉,将他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立命。
僧道对石头执意要到红尘去,并不强劝、强行制止,只是点到为止,因为他们深知石头不经历红尘种种,是不会死心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还不如就让他去红尘经历一番劫难,然后让他自然而然明心见性。
僧道提醒石头不要到不得意时又后悔不迭,石头这时早已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去红尘,哪还想什么不好的后果,在他看来红尘就是乐土,哪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所以根本就不会细想僧道之言会一语成谶,反而毫不犹豫就说:“自然,自然。”
他其实是根本就不信自己到了红尘会有什么不得意的时候。
石头的心理,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不知世路艰难世态炎凉,只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心要见识见识人间的荣华富贵。
想想我年少时,也是看到村里有一些在广东打工的人回来后,穿着时尚的衣服,留着洋气的发型,偶尔还冒出几句粤语,那时把我羡慕坏了,搞得我也是蠢蠢欲动,书都不安心读了,只想也跟着那些人去广东打工,那时不也是把广东当成乐土了吗,恨不得马上离开自己那又穷又落后的家乡。
我那时也是被道听途说中的广东的繁华给迷乱了心智,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去广东打工。
结果呢,在广东打工四年后,才明白都市的繁华与我无关,你从哪里来的还得回哪里去。
那僧说石头看似性灵,其实还是质蠢,并无奇贵之处,也只适合用来垫脚。
那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家认为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才是上智,而石头凡心已动,被妄念牵着鼻子走,实属愚迷,所以谈不上有奇贵之处,只适合用来垫脚。
我们凡俗之人终其一生多是被自己的欲念束缚羁绊,也是因为我们不能做到清心寡欲呀,被世间繁华所迷,被诸般假象所惑,身在迷雾中,哪能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就是我们凡俗之人的局限性,所以石头也不能免俗,他也执意要去红尘享受荣华富贵。
实际上作者也在暗示我们:红尘即道场,修行在人间。
这正是:
顽石执意去红尘,僧道预言勿悔恨
石似性灵质实蠢,二仙将石变玉形
此去温柔富贵乡,未知何方寄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