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仰诸葛亮诗七首之三:咏怀古迹

漫卷学诗文 2023-04-22 22:00:48

1、原诗解读

杜甫·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①垂:流传。宇宙:《尸子·卷下》“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宗臣:后世敬仰的名臣。肃:肃然起敬。清高:品德清白高洁。

②三分割据:魏、蜀、吴三国鼎立。纡(yū):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

云霄一羽毛:云霄中的飞鸟。

③伯仲: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伯、仲、叔、季是兄弟排行次序。

伊吕:指伊尹(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吕尚(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辅佐周武打败商纣)。

失:比之而逊色、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

萧:萧何,西汉第一位相国,与张良、韩信合称“汉初三杰”。曹:曹参,继萧何之后第二位相国。“萧规曹随”,《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曹参照章实行。

④运:运数。祚(zuò):帝位,福,保佑。复:恢复,挽回。

决:果决。歼:消灭。志决身歼:志向坚定,以身殉职,《前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诸葛亮的欣赏与不认可

伊尹、姜子牙和周公,应该会是诸葛亮欣赏的人。毕竟,三人都是辅佐能臣,创立了伟大基业。

古人讲品行得先讲谦虚,认为这三位功业很高,往往不会自比。即使内心有这样的冲动,也不能说出来。

不像后来的人,只要当朝,都是“旷代之圣主”,无论隋炀,还是光绪。

管仲与乐毅,诸葛亮肯定是欣赏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有“每自比於管仲、乐毅”。俩人一个辅佐齐桓称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个辅佐昭王振兴燕国,打得齐国满地找不到牙。

对管、乐二人,南阳的卧龙先生与成都的诸葛丞相,可能会有一个“认识差”,也许是:称卧龙时心向往之,为丞相时差强人意。

苏秦与张仪,诸葛亮是不认可的。这在他写给蒋琬与董允的信中可以看出来:“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信中说的事,是李严因诬告诸葛亮被废为平民,引用的话,是陈震对同乡李严的评价:“腹中有鳞甲”。

把李严的行事方式用苏秦、张仪作比,这就不仅是在评价他们的事业“合纵连横”了,还明显含有对这一类人都不认可的味道。

把诸葛亮当谋士看,肯定是误会了历史。谋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试图认清形势,不是躬身入局,去创造形势、担当形势。

在《与兄瑾言子瞻书》中,诸葛亮谈及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瞻现在已经八岁,很是聪明伶俐,(我)不大满意他小时候就过于出众,恐怕将来成不了栋梁之材)

丞相的见解,的确不一样。

3、诸葛亮看重公平

对诸葛亮有一个批评,大体说他事必躬亲,最后累死了,应该抓大放小、举重若轻。

举例有二

一是刘备逝后,“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二是使者回答司马懿:“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

我感觉不能这么看。

一例中,刘禅继位时17岁,时事变乱纷陈,稳定压倒一切,保持局面的可控性,似乎只能如此。二例中,也许是诸葛亮非常看重公平,可能认为公平是治理的第一要务。

在选人用人上说的公平,往往是无法证明的假公平。标准假,证明过程也假。

因为无论用什么道德或才能标准,其实,大多是当事人自己的评估。

所谓的知人善任,更是如此。知多少人,总是有圈子与范围;善于使用,也必然会受制于见识的天花板。

这方面,就好像是让牛顿盲审爱因斯坦的论文。

赏罚上的公平,与用人上的公平比较起来,更容易看到、感觉到。

尤其是罚。

《曹刿论战》中,曹刿问出“何以战?”直到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才得到一些认可。

因为对这方面的重视和审慎,才有《诸葛亮集》中提倡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也才有上面的“罚二十以上,皆亲揽”。

也许,诸葛亮的公平,使得普通人对他有长久而深刻的认可。

这种公平,不是大张旗鼓宣传的文韬武略,更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南朝梁殷芸编纂的《小说》中记述了一个故事:

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

桓温西征蜀国,遇见诸葛亮当政时期的小官吏,当时已经一百多岁。桓温问他:“你觉得现在有人比得上诸葛丞相吗?”(这么问)是有一些自己可比的自负的。老人回答:“诸葛丞相在世的时候,也没觉得他有多么了不起,自从他去世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能比得上他的人了。”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