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投靠刘备后,为何没能成第2个黄忠?严颜神秘消失的3大隐情!

黑白说历史 2025-03-29 12:16:03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论猛将,演义中数不胜数,论老将中的猛将,第一时间估计会想到黄忠。

退而求其次,也许就该是黄忠的好搭档、被张飞义释的川中老将——严颜。

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名垂青史,而严颜却在投靠刘备后迅速淡出舞台,仿佛“人间蒸发”。

这位曾与张飞斗智斗勇的老将,为何突然销声匿迹?背后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被迫归降:严颜的“忠义困境”

严颜本是益州刘璋麾下的巴郡太守,以忠勇著称。刘璋引刘备入川时,他早已看透“引狼入室”的结局,奈何人微言轻,只能死守巴郡。

面对张飞的猛攻,严颜选择闭门不出,甚至一箭射中张飞头盔,险些改写历史。

然而,张飞以“假传小路消息”诱其出城,严颜终被生擒。被俘后,他一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掷地有声,却被张飞的“礼贤下士”打动,终究选择归降。

关键点在于:

严颜的归顺并非本心,而是形势所迫。他虽助张飞劝降沿途守军,但内心始终忠于旧主刘璋。这种“忠义矛盾”让他难以真正融入刘备集团。与其说是“投靠”,不如说是“妥协”。

年龄与体力:老将的最后一战

严颜归降时已年近七旬,比黄忠更为年迈。

汉中之战中,他与黄忠联手驰援葭萌关,对阵张郃、夏侯尚。此战堪称严颜的“高光时刻”:他斩杀夏侯德,助蜀军夺下天荡山。然而,这场恶战也耗尽了他的体力。

对比黄忠的命运:

黄忠虽老,却因刘备的重用而屡建奇功,最终战死沙场;严颜则在天荡山后彻底消失。

罗贯中在此处留下暗笔——或许严颜早已油尽灯枯,只能退居二线。毕竟,演义中七十岁的老将仍冲锋陷阵,本就违背常理。总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赵云吧?

罗贯中的“笔法需要”:配角让位主角

演义以蜀汉为主线,但篇幅有限,角色命运往往服务于剧情。严颜的淡出,实则是作者为突出黄忠、魏延等核心人物而做的取舍。

例如:

天荡山之战后,定军山成为黄忠的舞台,严颜若继续登场,反而会分散读者注意力。

张飞与严颜的“斗智”已足够精彩,后续若强行加戏,恐显冗余。

可以说,严颜的淡出是文学创作的必然选择,而非历史逻辑的漏洞。

结语

老罗塑造这位断头将军的时候,对他最初宁死不降甚至还赋诗一首。

后边感动于张飞的恩义,严颜不仅归顺,还招呼自己的同胞们投降。这多少令人唏嘘!

严颜的行为,说好听点是良禽择木而栖,反之则是白眼狼。

他的彻底淡出,反而是对读者最好的交代。甚至,想必多数人都希望他与张任一样,真的誓死不降。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严颜天荡山之后神秘消失,究竟是何原因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