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张郃是演义中饶有趣味的一位猛将。何谓饶有趣味?
他武力上下限均高,且善于见机行事、点到为止,乃猛将中的老姜一块。
老罗给了他诸多戏份,除了与张翼德的瓦口隘大战,跟赵云的4次交手就很耐人寻味。
张郃的这4次应战,为何越打越怂,回合数越来越少呢?且听笔者慢慢说来。
初生牛犊逢虎将,穰山鏖战三十合话说曹操在仓亭大破袁绍,众人正商议欲乘胜进军。汝南方面,传来刘备伙同刘辟、龚都等人企图奇袭许都的消息。
曹操这能忍?立马召集人马亲征,两军相持于穰山。
正是此战,河北名将张儁乂初遇常山赵子龙。
且说张郃手提镔铁枪,率精骑突袭刘备左翼,准备和队友高览打个配合。
突然,但见高览中枪落马,一白袍将横枪而出,高喝一声:“赵子龙在此!”原来赵云连夜从许褚、于禁和李典的包围圈中杀出,救主之势加持下,一枪速杀高览。
张郃毕竟也不是吃素的,压根不认知这赵云何人,直接上前迎战。两马相交,枪影如龙。
张郃自恃河北四庭柱威名,欲斩赵云立威,怎料三十回合后发现虎口竟渐渐崩裂。
张郃尚有死战之念,忽闻关羽援军已至。张郃无奈,只能虚晃一枪撤退。
此战虽未分生死,却似猛虎初露獠牙——赵云于乱军中进退自如,已令张郃暗惊:“此人武艺不在颜良文丑之下!”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亲率五千虎豹骑追击刘备。当阳长坂坡前,赵云单骑救主,所向披靡,杀得曹军血流成河。张郃奉命截杀,正遇赵云怀抱阿斗突围。
此时赵云已连斩曹营数十余将,血染征袍。张郃欺其力竭,挺枪直取要害。
但见龙胆亮银枪陡然化作银蛇吐信,十合之内,张郃头盔缨穗竟被挑落!
忽听"咔嚓"一声,赵云战马陷入土坑,张郃大喜,正欲补枪,却见一道红光冲天而起——那马竟似蛟龙出水,跃出深坑三丈有余!
张郃下巴都差点惊掉!只能远远望着赵云策马而去。
此战过后,曹营诸将皆言:“这赵云有真龙护体。”而张郃帐中灯烛彻夜未熄,副将见其反复擦拭铠甲,问之则曰:“马陷坑中尚能飞腾,此非常人也。”
赤壁火攻之夜,曹操败走华容道。行至乌林西聚铁山,忽听一声炮响,赵云率伏兵杀出。
此时曹军已成惊弓之鸟,张郃硬着头皮迎战。
可怜曹丞相刚脱周郎火海,又逢子龙银枪。
但见赵云白马如雪,长枪似电,三合之内杀透前军。
张郃虚晃一招,护着曹操夺路而逃。后有诗叹曰:“赤壁楼船一扫空,乌林又见白袍雄。银枪未染长江水,已破曹瞒十万兵。”
此战最妙处,在于赵云不追穷寇。罗贯中在演义中实则有隐喻:“非不能追,实不欲绝曹。”
然张郃经此三合,方悟往日三十合大战,竟是赵云未尽全力!
汉水河畔枪如龙,望旗即走笑成空建安二十四年春,黄忠劫粮遭围,赵云单骑救将。汉水岸边,张郃、徐晃率重兵追击。
赵云重施昔年长坂坡神威,一杆龙胆枪舞得宛如梨花飘雪,哪里有敌手敢靠近?
张郃和徐晃两人虽是四手,此刻怎敌得住赵云这杆长枪?
勒马迟疑之际,赵云已杀至眼前!张郃竟不敢接战,拨马便走,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汉中百姓传唱童谣:“枪神笑,梨花闹,吓得张郃往回跳。”
细观此四战,张郃与赵云交锋回合数由三十合骤减至零合,其间变化耐人寻味。
究其根本,实乃“胆魄”二字消长所致。
昔年穰山初遇,张郃不知深浅,故能放手一搏;长坂坡见识真龙,已生忌惮;乌林败军之际,锐气尽失;至汉水空营,则如惊弓之鸟矣。
所谓:勇将之威,三分在武艺,七分在胆魄。
赵云愈战愈勇,张郃越打越怯,恰似猛虎与豺狼——初遇尚可周旋,再遇则爪牙尽露,三遇肝胆俱裂。
张郃逢赵云而怯,非武艺不精,实乃胆魄不足、心魔作祟。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张郃面对赵云,为何越打越怂,回合数越来越少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