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于公元217年颁布了《举贤无拘品行令》。这令文的第一句话,就是推荐人才,而不是看他们的人品。曹操的旨意中,要求所有的官员都要推荐一些“至德之人”,这些人都是果断勇敢的,“临敌力战”的,才能出众的,但是声望很低的,还有那些“不仁不孝”的,但是有能力的。让大臣们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一个都不能少。
曹操也在这个令文中,引用了许多有才能却没有品德的名人,以宣扬他的治国之道。譬如,伊尹与傅说,都是曾经的奴仆,但伊尹与傅说,却帮助成汤立商,中兴了大商。管仲在老君眼中是个反叛之人,但他帮助齐恒公打天下,萧何和曹参只是个配角,韩信和陈平虽然名声不好,被人嘲笑,但他们毕竟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吴起牺牲自己的妻子来换取对方的信任,用金钱来换取自己的地位,但他在魏国时,秦国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发动过战争,在楚国时,三晋诸国都没有入侵过自己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位人,特别是像这样只顾才华不顾品德的人。
在上古时代,儒学讲究“德治”、“礼治”,认为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人人都是德化之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大治”。而以法治国的法家,也要求所有的官职都要贞廉,而秦国也算是其中之一,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国竹简中,就有一卷《为吏之道》,其中就提到了为官之人,当以德治国,当以德报德,父慈子孝,谓之“政之本也”。所谓为官之人,有五德,也就是:忠君之人,廉洁之人,公正之人,乐于助人,谦让之人。这种人,就像是儒门中的正人君子。而曹操竟然在诏书上公然推荐有“不仁不孝”之才,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求才三令”是曹操使用人才的一项重要策略,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首先,这不只是一场招揽人才的演讲,更多的是一场政治演讲。在东汉时代,世家大族的力量不断壮大,士族阶级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组织。他们自称“伏膺儒教”,讲的是忠孝节操,认为自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评判者。在东汉时期,有许多世家大族,世代为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东汉末期,在纷争中,几个豪族纷纷起义,各自占据一块地盘,纷争不断。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公孙瓒,都是些以“仁”为核心的士大夫大族的典型。曹操虽为官员家庭,却属于一个依靠阉人而崛起的“新贵”,为那个时代的那些豪门大族所鄙视。
曹操在“逐鹿中原”初露头角之后,最大的对手就是那些世家大族,曹操不但要在武力上击败他们,更要在心理上征服大众,用“重才轻德”的方针来羞辱和贬低那些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道德”,逼迫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去承认和臣服。所以,曹操的这个策略,也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其次,曹操的这些“人事”策略,对于改变当时的“民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后汉时代,选官的准则就是要看应征者是否能以礼相待,如孔融让一颗梨子。也有一些人,对财富无动于衷。这些人被称为“孝廉”,在当地官员的推荐下,进入京城任职;或被当地官员选作其部下,分配在当地的各级官府。那些声名显赫,忠心耿耿的人,甚至会被皇上“征召”,坐上皇上派来的车,送到京城中担任要职。
因为为官,讲究的就是扬名立万,所以才有了虚伪之说,读书人都会摆出一副虚伪的样子,刻意做给别人看的。就拿儒学来说,孩子要为父母守三年丧,有些人一守就是七八年,睡在坟墓里,睡在稻草堆上,吃着干粮,见到人就哭,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变成了一具骷髅,这就是所谓的“骨立”,也就是所谓的孝心。还有就是“忠诚”这个词,在那个时代,许多人不但对皇上忠心耿耿,对自己的上司也是忠心耿耿,一旦上司被罢免,下面的人就会跟着他一起离开。为了显示他的“无视名利”,他拒绝了当地官员的提携,即使是皇上的召见,他也要再三推辞,才能收拾前进。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父母,上司,朋友,被人杀害或侮辱,他们都会站出来,为他们复仇。也有人为了出名而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或者是吓唬人的举动。再往上,就是互相吹捧,拉帮结派,这就是所谓的“清议”。这就是豪族的力量,通过对民众的引导,对朝廷的威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