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同胞的酥油茶

神州茶韵 2025-04-15 08:46:21

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干燥,藏族同胞多居住在风雪高原,生活以放牧和耕种旱地作物为主,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和青稞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农牧民都爱喝茶,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而且还从茶叶中获得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藏民饮茶量之大为全国之冠,人均年消费茶叶在15千克左右。拉萨一带爱好四川生产的康砖茶和云南生产的紧压茶;昌都地区则爱好四川生产的金尖茶。

藏民饮茶有喝盐茶的,有喝奶茶的,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其中喝得最普遍的是酥油茶。在藏民心目中酥油茶是最珍贵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常年喝酥油茶,家境清贫者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饮酥油茶。

藏民饮酥油茶之习俗始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传说它的最早出现与文成公主有关,唐代文成公主下嫁到西藏,带去的大批物品中就有茶叶,公主根据藏民爱喝牛奶的习惯和当时京城一带用葱、姜、芝麻、炒米等佐料泡茶喝的习惯,经过多次反复调制,创制咸滋滋、香喷喷的酥油茶,公主常以酥油茶待客。这样,藏族饮酥油茶逐渐成风俗,并以敬客人喝酥油茶为郑重的礼节,延续至今。

酥油茶的制法是:先将砖茶打碎,放入壶中或锅内(约60克茶对2千克水),煮沸半小时,将茶汁滤入特制的茶筒内,同时加放适量的酥油(牛奶或羊奶煮沸冷却后凝结在液体表面的一层脂肪)和适量的食盐、糖,趁热用搅棒伸入筒内,上下打搅(数百下至千下),使酥油、食盐、糖和茶充分混合乳化混为一体后,酥油茶就制好了。

用酥油茶招待客人是很讲究礼节的,大凡宾客上门入坐后,主妇立即会奉上糌粑(炒熟了的青稞粉放在碗里,倒入适量的茶汁,用手捏成的团块),随后,分别递上一只茶碗,很有礼貌地按辈分的大小,先长后幼,向众宾客一一倒上酥油茶,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主客边喝酥油茶边吃糌粑,这种别开生面的场面是大多数人难得见到的。按当地的习惯,客人喝酥油茶时,不能把碗里的茶都喝光,一般每喝一碗都要留下少许,以示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许。这时,主妇会再来斟满。如此二三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已喝饱了。

藏民喝酥油茶,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皆喝,很多人家的茶壶是放在炉子上,终日熬煮,随取随喝,一口糌粑一口茶。所以茶成了藏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本文来源:《品茶与养生》,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