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成都称帝后,诸葛亮由军师将军升为丞相。对于刘备伐吴,史书中没有记载诸葛亮的态度,可见其立场模糊,未公开做表态。
不过能从夷陵之战战败后,以一句“事后孔明”之嫌的叹息,来表达其根本不赞同伐吴的立场。“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法正之死诸葛亮叹息法正早逝,没有了阻止刘备东征的人,就算刘备执意打东吴,法正跟随,以法正的军事才能,就算败了,也不会败这么惨!
汉中战役能获得胜利,法正功莫大焉。
蜀军南渡沔水,在定军、兴势抢占险要安营扎寨,以逸待劳得以击杀夏侯渊,也是靠法正计谋。
刘备起兵多年,颠沛流离,数次惨败,军事是其明显短处,不过玄德自视甚高。
曹操听说蜀军作战方略,压根不相信刘备脑子能想出如此奇策。
回想当年大耳贼徐州落荒而逃,连老婆兄弟都抛下了,长板坡被我虎豹骑杀的惨不忍睹。“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法正早逝,刘备为之号啕大哭数日。诸葛亮和法正互相欣赏,“亮每奇正智术”。
赵云反对武将中惟有赵云公开对伐吴的决定提出异议。据《云别传》记载: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与赵云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费诗等数位大臣。
赵云认为当前应该集中力量北伐曹魏,夺取关中之地,关中要比荆州重要很多。趁着现在汉中胜利,蜀中军威正盛。
与吴国一旦开战,从益州顺流而下经过长江三峡,吴军势必占其险要,打起来旷日持久,就如曹操袁绍官渡战役。
战场的局势发展也正如赵云所言的“不得卒解”。
陆逊避其锋芒,连续退兵,扼守夷陵,将狭窄的三峡江道让给刘备。蜀军阵型无法展开,刘备无法突破,又不甘心撤退,只能连营七百里。陆逊坚守不出,两军相持半年之久。
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去,以赵云守卫江州。江州为巴郡治所,是仅此于成都的重镇,蜀郡的治所是成都,巴蜀之名由此而来。
此番东征,诸葛亮守蜀,赵云守巴,督运后方粮草。
打赢了汉中战役,刘备对自己军事指挥才能充满信心。
立场尴尬首先,诸葛亮是联吴的坚定支持者,其亲兄长诸葛瑾又在东吴担任要职,深得孙权信任。
吴国背信弃义,称臣曹魏,蜀汉的重大外交失败已经成为事实。作为“孙刘联盟”这一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诸葛亮的立场当然就变得十分尴尬。
诸葛兄弟的关系,串联了整个孙刘联盟。曹操南征荆州,鲁肃受命孙权出使长板坡,见到诸葛亮第一句话就是“我子瑜友也”。(诸葛瑾的字)
长期以来,孙权一直刻意利用诸葛瑾、诸葛亮两人的兄弟关系,令这个敦厚长者负责对刘备方的交涉,常年成都、江陵、建邺之间来回奔走。
诸葛亮当初出使吴国,孙权劝诸葛瑾留下他,诸葛瑾回答:“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兄弟两就如此忠于其主。
虽然诸葛亮为避嫌疑,从来只和兄长在外交场合相见,私下绝不会面。
但他们兄弟二人的书信往来一向不断,除家事外更时常谈及国事。通过这种兄弟私信来传递信息,一直是蜀汉和东吴外交的重要联系方式。
当刘备确定好举兵伐吴,诸葛瑾在孙权的授意下写了封信恶心刘备。
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
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诸葛瑾说的一段所谓大道理狗屁不通,你们吴国背信弃义袭荆州杀关羽在先,现在跟我刘备讲大义。
莫不是看在诸葛亮面子上,刘备都想斩了诸葛瑾。
稳定后方如果诸葛亮坚决反对,虽然刘备对诸葛亮信任有加,不大可能因此心生芥蒂。
但如一心想为关羽报仇雪恨的张飞,还有那些心心念念尽快打回老家的蜀汉政权荆州将领,他们又会怎么看待?
汉中战役,曹操数十万中军主力杀来,汉中前方的刘备不停派使者催促诸葛亮增兵增粮,诸葛亮因为民力即将达到极限而犹豫不决。
杨洪劝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即便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也要争取,诸葛亮于是立即发兵。
打赢了,刘备集团也需要时间休养生息,正是经过诸葛亮数年的苦心经营,才足以保证蜀汉发动征伐。
对刘备而言,诸葛亮留镇后方,治理民政,供应军需,当一个“萧何”的意义,要远大于他随军东征,做一个“张良”式的大军参佐。
说的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