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这种玩具有毒!学校门口很常见,快查查孩子玩过没

大核有料 2025-03-28 10:04:32

文/编辑:大核有料

每到学校放学的时间,中小学校园附近的文具店里总能看到孩子们围在货架前,挑选心仪的物品。

通常这类位于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除了售卖文具书本、零食饮料之外,还会有一些新奇的小玩具。

其中有一款整蛊玩具叫“臭屁包”,也叫“炸包”,它的售价低廉、造型古怪,并且凭借着它刺激的玩法,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

将“臭屁包”挤压过后丢到一边,仅仅需要几秒钟它就会膨胀发生爆炸,并且伴随着一股难闻的臭鸡蛋味。

中小学生们正处于顽皮的年纪,有些孩子喜欢恶作剧,将“臭屁包”丢到同学脚下,看着被整蛊的同学落荒而逃的样子哈哈大笑。

这种小玩具看似有趣,其实它的背后却潜藏着致命的化学风险。

央视记者走访了多地发现,这些玩具包装简陋,无生产商家、省份说明和警示标识,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它内部的化学物质混合后不仅会产生爆炸的冲击力,还会释放剧毒的硫化氢气体。

面对这种校园周边泛滥,威胁青少年儿童健康的“化学炸弹”,家长需要提高警惕,督促孩子远离,为孩子的安全筑起防线。

那么这款整蛊小玩具“臭屁包”具体是个什么东西呢?

“臭屁包”的构造和原理

“臭屁包”设计制作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其中却隐藏着危险的化学机制。

央视记者暗访某小学对面的文具店时发现,“臭屁包”的外包装一般是印着卡通图案的塑料小包,售价低廉,仅需要1块钱就能买4个。

文具店店员演示这款小玩具的玩法,他将其用力踩压,“臭屁包”瞬间发出刺耳的爆炸声,伴随着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经过拆解后发现,“臭屁包”内部装有小苏打(碳酸氢钠)和密封的柠檬酸液体包。

当收到外力积压时,两种物质就会混合进行酸碱反应迅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包装膨胀。

当外包装膨胀至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臭屁包”玩具的原理看似与家庭清洁用的泡腾片原理类似,但问题在于生产的过程完全失控。

浙江某家玩具厂车间内,制作“臭屁包”的工人们将一水柠檬酸溶液与小苏打装入同一包装。

这款小玩具的制作流程简单,原材料便宜,日均产量高达百万个,为玩具厂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我国强制性标准GB 66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化学游戏玩具不得含有混合后引发爆炸的物质。

而炸包恰恰通过刻意设计的化学反应实现“爆炸效果”。

更危险的是部分“臭屁包”的外包装并未标注使用年龄,商家甚至宣称:“操作简单,两三岁都能玩。”

记者通过实验测试这些“臭屁包”的威力,三款中有两款在短时间内爆炸,飞溅的液体甚至直接炸飞了罩在“臭屁包”上方的塑料碗。

可想而知,如果儿童玩耍时让“臭屁包”贴近面部,其爆炸威力及飞溅的液体很有可能造成眼睛或面部的损伤。

臭屁包的危害性还不只是这些。

玩具厂的工人们在“臭屁包”生产线上随意喷洒硫化钠溶液,这种碱性物质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会引起灼伤,火辣辣的十分疼痛。

当儿童捏破“臭屁包”时,硫化钠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

北京化工大学的熊金平教授指出,硫化氢是急性剧毒气体,吸入浓度过高时可致人瞬间昏迷甚至死亡。

即便低浓度也会刺激眼鼻,引发头痛恶心等症状。

记者实测时,“臭屁包”爆炸后散发的恶臭令在场人员立即佩戴口罩,仍有明显恶心感。

而这类玩具包装上无一标注成分,大多数连中文说明都没有,孩子和家长无从知晓它的危险性。

这么危险的玩具居然还在中小学学校周边售卖,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臭屁包”所暴露的问题

这类校园周边热销的三无“臭屁包”,暴露出儿童玩具市场的多重监管漏洞。

在很多校园周边的文具店里,“臭屁包”普遍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商家对这种玩具的潜在风险轻描淡写:“炸了就炸了,小孩子们都喜欢。”

网络平台上,商家往往以“短视频同款”为卖点批量销售这类化学玩具,百枚装的售价甚至不足10元。

评论区充斥着“味道刺激”“好玩”等评价,却无人提及安全警示。

更荒唐的是有些商家谎称“臭屁包”产生的是“无害二氧化碳”,甚至称它是“进口产品”用来规避责任。

在法律的层面来讲,这类玩具已经涉嫌多重违法。

北京柏舟律师事务所孙发耀律师指出,无厂名厂址、成分标识违反《产品质量法》第27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整改。

若造成人身伤害,生产者销售者需承担《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赔偿责任。

涉事企业日均百万的产量若查实违法,还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可现实是这些作坊式工厂藏身偏远地区,监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

央视记者所调查的某玩具厂,车间内原料随意堆放,分装剂量全凭工人手感,质量控制形同虚设。

除了以上所说的,家长们的认知盲区同样值得关注。

多数购买“臭屁包”的学生表示同学们都在玩,而且便宜有趣。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捏在手里的“有趣玩具”含有腐蚀性化学品,里面的液体若溅入眼睛,可能造成永久性角膜损伤。

有些年纪更小的儿童可能会拆开包装误食里面的化学粉末!

虽然小苏打和柠檬酸都是食品添加剂,但硫化钠属于工业原料,误食2-3克即可致命。

这类玩具的流通链中,从生产到销售都没有人进行安全提示,最终的风险都是毫无防备的孩子们来承担。

结语

校园周边所售卖的“臭屁包”类玩具暴露了很多问题,整治“三无”玩具刻不容缓!

这需要监管部门强化源头打击、电商平台严格审核资质、家长提高辨识能力。

不要再让这类危险玩具危害祖国未来的花朵!

参考:

1. 光明网:短时间内或可致命,这种网红玩具可能产生“急性剧毒” 2023-03-18

2. 消费日报网:网红“臭屁包”恶作剧玩具存在致命伤 2019-10-22

3. 极目新闻:文具店里价格低廉、一踩就“炸”臭气熏人的炸包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会产生“急性剧毒”硫化钠,短时间内或可致命! 2023-03-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