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家特约作者:协和阿伟”
“表情包”指的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2年,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法尔曼创造的“:-)”和“:-()”。这些符号表情用于区分发言是玩笑还是严肃,标志着表情包的诞生。随后,1986年出现了“(^_^)”等新的表情符号串,看起来非常搞笑。1995年,第一代表情包产生,但主要用于表达天气、交通和科技等主题,而不是用于表情和交谈。1999年,雅虎公司设计了一系列新的表情包,这些表情包被加入各种聊天功能,直到2003年腾讯QQ自带的黄色小圆脸表情包上线。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当前,表情包已经成为我们日常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朋友间的闲聊,还是工作场合的正式交流,表情包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对话增添了一份生动和趣味。近日,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一有趣的发现:爱发表情包的人,往往情商更高。
情商是指一个人处理、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高情商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解读他人的情感和意图,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及积极影响他人的情感。这项研究旨在探讨表情符号使用频率和情商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研究人员在320名成年人中(≥18岁;191名女性,123名男性,4名变性人)进行了调查,主要分析了他们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和情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情商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频繁地使用表情符号。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情感,通过表情符号增强沟通效果。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表情符号,但这种差异只出现在与朋友和家人的互动中。这表明,在亲密关系中,女性更倾向于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情感。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表情符号使用与情商之间的有趣联系,还为心理学、计算机介导的沟通、依恋和情商研究的交叉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的线上交流模式,尤其是表情符号的使用,实际上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