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马谡看养护 2025-03-15 04:39:53

在这个追求健康与美丽的时代,“体重管理”已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多部门,正式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对体重管理的认知与技能。

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和畅。体重问题,往往与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息息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化直接相关。因此,调理脾胃、平衡阴阳,是中医体重管理的核心。

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1. 根据体质选择食物

中医将体质分为多种类型,如气虚、阳虚、阴虚等。不同体质的人在选择食物时应有所区别:

气虚体质:体弱多病,容易疲倦。建议食用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黄芪、大枣、党参,避免过于寒凉的食物。

阳虚体质: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推荐温阳食物,如羊肉、桂圆、生姜,避免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如西瓜、螃蟹。

阴虚体质: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宜食用滋阴降火食物,如黑芝麻、枸杞、银耳,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

2. 季节变换与饮食调整

中医还强调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

春季:宜食用发散性食物,如薄荷、春笋,有助于阳气生发。

夏季:宜清凉解暑,可选择绿豆、苦瓜,帮助清热去火。

秋季:宜食用润燥食物,如梨、蜂蜜,缓解秋燥。

冬季:宜温补,可选择羊肉、胡桃,增强体质。

3.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影响气血生成,从而导致体重问题。因此,应:

按时进食: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脾胃的正常节律。

均衡饮食:一日三餐应均衡,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满。

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效果案例分享

张女士,50岁,身高160cm,体重65.2kg,BMI值为25.47,属于超重范围。她在外就餐次数较多,每日食用油、食盐摄入量一般,蔬菜摄入量较低,三餐不规律,每日摄入量超标。经过中医联合营养减重方案的调理:

治疗性膳食:营养代餐+减重膳食,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

中医外治:穴位埋线调理脏腑,代茶饮祛湿调理体质。

辨证施膳:增加健脾益气、祛湿化痰功效的食物,如山药、麦芽、薏苡仁。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张女士体重下降了3.1kg,体脂肪下降了1.9kg,体脂率明显降低,基础代谢量无明显波动。她自述便溏情况改善,舌质也有所改善。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在体重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体重管理年”的号召下,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用中医的智慧和饮食的调整,轻松管理体重,享受健康生活。如果您在体重管理方面有任何疑问或困惑,欢迎随时向我咨询。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自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