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个错误决定,革命军队的力量损失很大
七十三团是共产党领导最早的武装,从1925年就建立了。
这个团的前身 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是最出色最有 功绩的部队。1925年,叶挺同志从苏联回来后,就是这个团的团长,我党很 多优秀的军事干部都在这个团工作过,党对这个团的领导是坚强的。
这个团 成立以后,从没打过败仗。第一仗是在衡山以南的攸县,就把北洋军阀打得 落花流水,打垮了北洋军阀六个团。蒋介石当时以叶挺为先锋,命这个团孤 军深入,本来是阴谋使这个团覆灭在北洋军阀手里的。只是因为这个团的英 勇善战,蒋的借刀杀人阴谋才没有成功。
第二次打汀泗桥的胜利,第三次攻 克武昌的胜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起了决定作用。
以后在河南打郑州, 打开封,威名远扬。这个团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扩编为师。
抗日战争 时,改编为一 一五师的教导一旅。
“皖南事变”后,开入苏北地区成为新四军第七旅。这是我党最早建立的,也是最有战斗传统的部队之一。
我到这个团工作后,下到连队看看,觉得战士情绪很高,很有信心。战 士们对蒋(介石)汪(精卫)很不满意,都知道他们是反革命,把孙中山的 “三大政策”抛弃了。
在党的教育下,战士们为民众谋利益,为工农打天下的 朴素认识是有的。他们对共产党很信任,都说共产党好,并且也很自豪,夸 称他们是共产党的党军。因为有为民众谋利益的朴素观念,所以纪律很好,那时候虽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不扰民的观念是有的,普遍的作战信心很 高,对国民党的追兵是瞧不起的。
我们到宁都以后,国民党已有准备。桂系军阀集中了很大力量,广东军阀 也以钱大钧所率的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和另两个团到瑞金、会昌一线来堵,而 朱培德就紧紧跟在我们屁股后面。我们的力量是贺龙部二十军六个团,叶挺部 第十一军六个团,朱德第九军只有一个教导团。朱德同志当时是先遣司令。
部队推进至壬田市,贺龙就和钱大钧相遇了。在壬田市一个遭遇战,把 钱大钧打垮了,钱退至会昌。
我们当即决定叶、贺分兵两路合击会昌,在会昌 城外的岚山岭,战斗打响了。从头天晚上打到第二天上午,解决战斗,获得 了辉煌的胜利。计全歼钱大钧四个团,钱大钧溃不成军,退到广东梅县一带 去了。
第二天休息了一天,第三天桂系黄绍竑的部队就从我们的侧背赶到了。 他从赣州赶到会昌,恰巧跟我们翻了一个个儿,即从我们的攻击原路,攻击已在我手的岚山岭。打了一天,我们消灭他们的两个营,他才晓得钱已垮,便 狼狈逃跑了。
这时候我们如果乘胜追击钱大钧,是很好的机会。因为钱大钧垮了以后, 广东仅仅剩下陈济棠,只有很少的部队。桂系实力雄厚,但又不能不防张发 奎,因张发奎和桂系有矛盾,他也正扬言要下广东。假若当时采用这个决定, 虽未必能拿下广州,但把钱大钧全部歼灭,是极有可能的,局面会是不同的。
但当时我们经验少:追钱,又怕朱培德迫我之后,且岚山岭一仗有大约 上千的伤员,这些伤员也没法处理。
客观环境很艰苦的,这个地区没有革命基础,几十里路群众都跑得精光了。军中缺粮,饭吃不上,找不到人抬担架, 困难是很多的。
于是便决定返回瑞金,至长汀,在长汀下船到汕头。以为到 了汕头有了港口,国际就可接济, 一切就会好转,可以下广州。进行第二次 北伐了。
这个决定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这个路很偏僻,山多林密,群众基 础很差,走了一个多月,才到汕头。
这一个多月给了反革命以充裕的时间,钱大钧补充好了,黄绍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桂系和张发奎也联合起来了,于是得以从容地在潮汕一带集结强兵。
而我们到了大埔,又作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决定分兵,把周士第和朱德的部队留在三河坝。这个三河坝分兵是个悲惨的决定。因叶挺十一军是全军的主力,把叶挺的部队拆散,也就等于把力 量拆散了。
如果三河坝不分兵,我们一共有十三个团,而桂系加陈济棠可以集中的 不过十七个团,力量差不多。我们战斗力强于他们, 一定可以击破他们。
三 河坝一分兵,反革命就以钱大钧牵制朱(德)、周(士第)部,集中全力对付叶、贺。叶、贺长途跋涉,队伍疲劳,一路硬攻上去,到了汤坑,遂陷入反革命 的重重包围,全军覆灭了。

三河坝朱德指挥 部所在地——田 氏宗祠。
汤坑战败以后,贺部余二千多人。因为是旧军队,没有经过很好的改造, 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在海陆丰全部投降了反革命,只剩下贺龙同志一个人,单独逃回湘鄂西,其后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
叶挺残部除少数在饶平和我们会合外,大部由团长董朗率领,会合了海陆丰农民暴动的队伍,和广州暴动撤 出来的武装三千多人,就在海陆丰和东江一带坚持。但因政策和军事的错误, 死打硬拼,后来也在东江被打垮了,传播下了其后在抗日战争中东江游击队 的革命种子。
人民军队终于有了自己的好领袖
我们和反革命打了一仗后,也有些损失,由朱德同志率领,由三河坝退 至饶平。
为什么退至饶平呢?是还想接应叶、贺,和叶贺会合。 一直到和叶部少数残兵败将在饶平会合后,才知道叶、贺已经垮了。
这时候我们约有两千多人,以七十三团作基础,编为第一营,算是个大营,共四个连;
以七十四团编为第二营;
以朱德同志的教导团编为第三营,
号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这时候,朱德同志才成为这个部队的领袖。
朱德同志在南昌暴动的时候,地位并不重 要,也没人听他的话, 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 个老同志罢了。

图为安远县天心圩。
朱德在江西安远县天心圩宣 布:“今后这支队伍由我和陈毅共同领导。”
但人民军队虽然有了自己的领袖,处境却是非常困难的。
人心涣散,士无斗志,很多人受不了这种失败的考验,受 不了这种艰苦的考验,不辞而别了。一路行军,只要碰上岔道,就有三三两两向岔道上走了。
像七十三团这样坚强,这样有光荣战斗传统的部队,都无力进行战斗,连土豪劣绅的乡团都可以缴我们的枪,谁都没有心思打仗。到了大庾,两千多人只剩下九百多人,但这九百多人却是最纯洁的、最坚强的战士。到大庾以后就没人逃了。
朱总司令不论是行军,不论是在三河坝,不论是打仗,见人就谈革命前 途,谈继续革命的方法。朱总司令说,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大 革命失败了,不勉强。跟我走只要有两百条枪,我就有办法。
1927年中国革 命等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革命1905年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 的,到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
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现在也是黑暗的,但 黑暗同样遮不住光明,只要能保持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革命就能够成功;对 于中国今后的革命战争问题,朱总司令回答说,农民的游击战争是主要形式;
对于反革命整天跟在后面怎么办的问题,朱总司令回答说,他总有一天不追 的,因为中国军阀的军阀性、买办性、封建性,他们之间不可能协调,他们 自己打起来就会不追我们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
果然,我们到了大庾,反革命不追了,蒋桂混战打起来了。
人们听了总 司令的话,也逐渐坚定,看到光明前途了。
当时如果没有朱总司令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光的。个别同志,也许会上井冈山,但部队是很难保持的。这八百多同志,其后大多在战争中牺牲了。
解放后还在的,林彪、粟裕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人了。但这些同志都是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奠基者,他 们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功绩是永垂不朽的。
到大庾以后,反革命自己打 起来了,屁股后面没有追兵了,部队可以休整了。我们于是便开会,讲道理, 传达朱总司令的道理。部队看到了光明,情绪稳定了。
正在这时候,知道毛 泽东在井冈山,便更增强了勇气和信心。毛泽东同志是1927年大革命时期著 名的共产党员,农民运动的领袖,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党内很 有影响。部队的湖南人最多,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于是到井冈山找毛泽东去, 便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希望。
八一起义的意义、教训和结果
八一起义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回答了中国工人阶级独立 自主地继续领导中国革命的问题,在于在广大地区内宣传了革命的道理,特 别是朴素的土地革命的道理,在于为年轻的没有经验的党和人民军队积累了 军事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运动战的经验,这是很宝贵的。
八一起义的教训:
说明不从具体的中国革命性质历史现实出发,就不能独 立自主地发展革命斗争,只着眼于单纯的军事进攻和国际援助是一定会失败的。
说明敌强我弱的时候,战略上的分兵是错误的。
说明封建性的旧军队如果 不加强政治工作,不加强党的领导,不脱胎换骨,是不能成为革命武装的。
八一起义的结果证明了人民武装必须有坚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必须 依靠人民,由人民自己来建立。
反动的旧军队不可能成为坚决的革命力量,因 为它不是服务于人民的。旧军队在革命高潮时可以投机,但到了革命低潮一 定反水。
证明了人民武装必须要有坚强的党的领导,才能够强大。人民是力 量的泉源,党是领导。人民武装离开党长不大,离开人民长不大,没有党的 坚强领导,一定会被消灭。党强则强,党弱则弱,弱者必败。海陆丰的力量 本来比朱德的力量大,但海陆丰失败了,就是因为那里党的领导弱。
朱德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 指出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没有马列主义 的远见是不可能的。
总司令当时的道理在和毛主席会合后,由毛主席理论化、 提高到马列主义科学水准了。总司令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军队的领袖,是必 然的,不是偶然的,是由革命斗争中考验出来的。
八一起义,回答了人民要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但却没有解决怎样武装斗争的问题。
怎样进行武装斗争,是毛主席解决的。
知道搞武装斗争,并不 容易,知道怎样搞法,更不容易。有种种搞法,土匪山大王的搞法是一种,太 平天国的搞法又是一种,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 又是一种。
只有这后一种成功了,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创造,有根据地,有革 命政策,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政治路线,有军事路线。
八一起义提出了问题, 毛主席在井冈山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