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弹丸小国,国祚却长达1900年,每次改朝换代都卡点有好运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2-24 22:58:42

在几千年的封建年代时期,朝代更迭是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话题,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创立中央集权政府开始,中国文明历经汉朝之后,经历唐宋元明清的洗礼完善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也占据着更大的比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朝代虽然都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是仍脱逃不出封建时期更替的历史周期率,虽然有的朝代苟延残喘勉强度过300年大关,但是在100年之后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路,尤其是当时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其实满打满算也就存活了14年的时间,这么一看也不知道对百姓究竟是福是祸。

而在同一片土地上,有一个弹丸小国却一直绵延存活了1900多年,国运之长更是让人赞叹,他便是名不见经传的薛国。

那么明明是个不大点小国的薛国,它为何能一直存在近2000年,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故事和秘密呢?

薛国的创立

有关薛国的故事还是要追溯到周朝创立之前,当时天下各地有着不同大小的诸侯国,他们有着自己传承绵延的宗教信仰,虽然共同辅佐周天子,但仍有着自己的独立王国。

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到了春秋战国的割据时期,对于齐楚韩赵这样迫切需要通过扩张充实自己的军队实力国家,弹丸小国的处境就变的极其危险了。

薛国,这个小众的名字让即使很多爱好历史的文人学者也十分陌生,它的开国者名叫奚仲,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位极具创造力和务实的帝王。

公元前2070年,在大禹的分封之下,奚仲被安排到如今的山东滕州一带,他组建起了薛国,在历经几十年后薛国也从一个百余人的小城逐渐自给自足。

奚仲虽比不上后来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不过对于他来说,在交通和信息年代匮乏的古代,有一亩三分地能按自己的意图掌管,还能为子孙后代谋得不少福利,在当时也算十分满足了。

说起来这奚仲倒也确实是有不少本领在身上的,据传说他可是黄帝的后代,在距今4000年前的冷器时代,他就凭借独特的想象和手工能力创造出了两轮车,即使比不少四大发明,那可算得上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尝试。

而奚仲的这一尝试创新在当时也获得了意外收获,两轮车不仅被各种推广使用,大禹更是将他封为车服大夫,专门负责当时国家车辆生产和创新的有关工作。

那时的夏朝国土面积总共只有210万平方公里,虽然也不算太小,但是在当时也有着成千上万的诸侯国,所以每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充其量也不过100多平方公里,放在现在可能还不如一个小县城大,因此战斗规模也极其有限。

但好在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让各国之间暂时维持着相对较好的关系,薛国也一直平平稳稳的存在了接近400年,而在历史上薛国第一次面临危机是在夏商朝代更替之时。

那时的薛国领袖早已变成了奚仲的第十二代子孙仲虺,在别的国家犹犹豫豫不知道如何选择时,他毅然决然的站在了商汤这边,成为了朝代更替的最大功臣。

而仲虺既然成为了商朝的开国功臣,薛国自然也就凭借独特的关系存活了下来,彼时的薛国生存时间已然接近了500年。

灭国之痛

薛国的国运在商汤和周朝时代迎来了鼎盛,虽然纣王等人昏庸无道,但薛国的历任国君都是贤德之主,再加上祖上的功臣们对于商汤建立有功,平常按时进献粮食等财物,薛国的发展也迎来了不少其他诸侯国的羡慕。

要说薛国没有受到过一丁点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到了商汤中后期的时候,薛国也曾受到过不少牵连,不过薛国之所以能历久弥新绵延千余年,就在于它们每次做决定时都能碰巧赶对。

薛国曾一度迁都到河南平舆一带,当时奚仲的一个后代名叫任成,倒不是说他有多厉害,他的女儿太任曾远嫁西岐,成为了季历的夫人。

说到这有很多人也明白了,这位太任在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婴名叫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而在商汤后的朝代也正是周朝,这位太任算得上皇太后了。

正是有了这层关系,薛国又从河南平舆搬回了山东滕州,相比于商汤时期的功高盖主,如今的薛国可相当于有着免死金牌,不仅待遇更好,凭着这层关系更是想干什么干什么。

在周朝时期薛国可是仅次于公爵的侯爵,比起晋鲁齐这样的国家也不遑多让。

借着周王室给的优待,薛国就这么又安安稳稳的过了几百年,不知不觉间,薛国已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这种成就放眼世界也是凤毛麟角的。

公元前782年又是薛国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昏庸无能的周幽王继位,就是历史上那位烽火戏诸侯的王侯,从此开始周朝就走上了下坡路,再然后一直到东周时期,天子的约束和管理能力就一个不如一个,那些诸侯国都变得有恃无恐了。

没了天子的庇护,薛国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别说没有了以前的特权,乱世之中薛国的生存状态也变得岌岌可危。

战国时期薛国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也做出过不少努力,他们和毗邻国晋国结盟本想着是寻求庇护,结果却没想到遭到了齐国的怨恨,没过多久齐国就出兵把薛国给占领了。

但当时的薛国仍然保留了称号,薛国王族的公子登逃难到楚国得到了庇护,又苟延残喘着延续了国家一段时间,直到公元前322年,在魏国和齐国的两重夹击下,传承六十四世的薛国才结束了统治的命运。

独特的各种优势

薛国能够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上存在了近两千年,这其中不是一句简单的正确选择就能概括的。

首先一点便是薛国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优势,在古代许多文明的诞生都有着相似点,那就是靠近水域,薛国所处地点在黄淮平原一带,相比于北方寒冷干燥,南方潮湿多雨,黄淮平原的气候相对适宜,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四季分明。

虽然比起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稍有欠缺,不过这样的环境能极大促进农作物生长,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旧时期,薛国的百姓种植的农作物一年往往能成熟2-3次,相对适宜的气候又极大的减少了寒冷带来的许多疾病,更是避免了不必要的并发症。

黄淮水域的优质条件让薛国人民一方面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还能利用剩余物品做交换和贸易,极大的缓和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带动促进着薛国的稳定发展。

其次便是薛国稳健的外交策略,薛国的历任国君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国家的劣势和不足,尤其是在强者林立的诸侯国间,薛国更要积极寻求盟友的合作和保护,像在上文中所说的商周交替之时与周朝的联姻,还有在战国时期与晋国的结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薛国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在与大国建立稳定的良好关系外,薛国仍十分注重与其他小国的交流往来,这和我国在建国之初争取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帮助的策略基本也大同小异,这张历经薛国几世国君编织的一张关系大网也成功护卫着薛国的政治命运,对于几千年前的人来说能有如此思维也实属难得。

最后这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薛国历任国君对人治思想的重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恩威并重,薛国的国君更为注重仁义道德的传承,在薛国一直以来都有着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礼仪的推崇和尊重,这份从骨子里代代传承的品德也正是历代国君以身作则的典范。

尽管国土面积不大,国家资源有限,但是薛国的国君却对本国文化十分重视,在儒家思想还没有得到宣传之时,薛国人就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尊师重道孝敬长辈,人人安居乐业几乎为零的低犯罪率都是薛国能够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

这种对本国文化的关注传承和对秩序的注重维护让薛国在乱世之中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也为国家的绵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时代机遇和机会选择,薛国也在乱世之中得以延续着政权。

结语:

虽然在当下薛国已经消亡了2000多年,但是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薛国的存在仍然算得上一颗闪烁明媚的星星。

即使它的发展根本无法和唐宋元明清这些大国相提并论,不过漫长的国家生涯让它也成为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存在。

而在这背后不断孕育产生的民族文化更是延续传承着后人学习借鉴,这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形成的难以分割的重要一部分。

史料来源:[1]张杰:薛国古城沧桑[J].中国社会科学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