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王都”定义扣错华夏文明起源的第一颗扣子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1-18 03:35:26

观点挑战:许宏先生提出二里头遗址非夏都,质疑了以往的主流观点,表示夏商周考古研究存在“有条件的不可知论”。

不足实物证据:学者们认为古史文献与考古实物难以完全对应,指出缺少像殷墟甲骨文那样的直接、可见的实物证据。

文化演变复杂:提到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新砦文化等,强调证明一种文明需要回答多方面的问题,而目前对于二里头的考古尚未建立完整框架。

草率定夏都批评:指责将二里头草率定为夏都,认为在框架都未建立的情况下,这样的定论为时过早。

物与人关系解析:承诺逐一解析二里头出土物与人的关系,以自身力量进行深入研究。

结论:报告将深入分析二里头出土物与人的关系,强调在目前阶段草率定夏都为时过早,提出考古学研究需更全面、深入。

二里头遗址非“夏王朝”(1)

作者:翁卫和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许宏先生提出:“至今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也不认可其为商都”,这一言论颠覆了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夏都说”主流观点或“共识”。

许宏主张一种“有条件的不可知论”,与“夏都说”和“商都说”形成鲜明对比。

即便是支持“夏都说”的学者,也认为古史文献描述与考古实物难以完全对应,缺少直接、可见的实物证据,如殷墟甲骨文一般的出土文献。

二里头考古挖掘的遗迹和遗物并不能明确其与夏王朝的必然联系。地层学上的“三叠层”发现虽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但其实只是似是而非的看法。

尽管殷商文明是可证明的文明,但对于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新砦文化等,我们了解甚少。将二里头文化强行定为夏文明的理论显然是“强扭的瓜”。

证明一种文明需要回答多方面问题,如演变过程、文化特征、社会生活、组织结构、族属国制、人世关系、世系传承、王权体系、人地从属等。

当前二里头的考古工作尚未建立完整框架,匆忙将其定为夏都显然为时过早。二里头出土器物是否与文明传承之文献相互吻合互证,答案是否定的,只能是“猜”或“自圆”。在《二里头遗址非“夏王朝”》专题中,我将凭个人力量逐一解析二里头出土的物与人的关系。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