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名在某心血管医院二楼候诊的52岁男子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千钧一发之际,正在坐诊的心血管专家快速冲出诊室,对男子施行心肺复苏。而后男子恢复意识、自主心跳和呼吸,随即进行紧急心电图。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发现其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心功能受损,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严重后果。幸好经过救治,男子转危为安。
近日气温变化大,心血管事件多发,有医生提醒,若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心梗的症状多样且复杂,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组合。这些症状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心脏症状是心梗最为直观和典型的表现。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胸骨后部或左侧有压榨样疼痛,并可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颚、背部或上腹部。这种疼痛常让患者有压迫、紧缩、沉重或灼热感,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亦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有濒死感。此外,心梗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跳不规则等。
呼吸道症状心梗发生时,由于心肌功能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肺部淤血和支气管感染,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血痰、喘鸣和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等体征。

心梗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和便秘等。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心梗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胃肠道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迷走神经受刺激有关。尤其是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时,更常见恶心和呕吐。
休克若为严重心梗,患者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和意识模糊等。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心梗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晕、大汗等。这些症状虽然不如心脏症状直观,但同样不容忽视。
做好以下几点,有助预防心梗:
管理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并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服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升高心梗的风险,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措施之一。

控制饮食与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心梗至关重要。日常饮食限制少高油、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同时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运动:适量运动有助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和增强心脏功能。注意,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保持良好心态与充足睡眠:长期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会增加心梗的风险。另外,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机体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心梗发生几率。

定期体检与筛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结语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与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脏问题。
参考资料:
[1]患者就医在门诊突发心梗,武大人民医院35分钟内“闪电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