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是人生的“四件大事”,但很多人都在“拉”上面栽了跟头,便秘成了说不出口的苦恼。便秘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肠道疾病,所以怎么拉屎畅快很重要。

进食了、消化了,当然要把残渣排出体外。
人体肠道是一个精密的运输系统,食物残渣通过结肠时需要经历水分重吸收和肠壁肌肉的规律性收缩。而粪便形成的最后阶段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当粪便量达到150-200ml时,直肠壁压力感受器会向大脑发送排便信号。但这个反射过程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例如在开会时会强忍着,长期刻意抑制便意会导致直肠敏感性下降,从而诱发便秘。
健康成人的肠道运输时间通常在24-72小时之间,当这个周期延长至72小时以上,粪便就会因水分过度吸收变得干硬,这时可能就会出现排便困难。肠道蠕动受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会抑制肠道运动。这些因素都会对排便造成影响。

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外,下面这些也可能是便秘的诱因。
膳食结构失衡
现代人摄入过多的精制碳水,而膳食纤维比如蔬果,日摄入量普遍不足25克的标准。研究显示,每增加10克膳食纤维摄入,排便频率可提升18%。另外,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加剧肠道内容物脱水,即大便会变得干硬,当体液丢失量超过5%时,肠道分泌功能明显受限,这样就会导致粪便难以排出。
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导致的核心肌群衰弱直接影响排便动力。腹部肌肉收缩产生20-30mmHg的腹内压,对推动肠道内容物移动至关重要。有数据显示,办公室人群日均步数低于5000步时,肠道运输时间延长风险增加3倍。

心理应激
在持续的压力状态下,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抑制肠道蠕动,5-羟色胺分泌紊乱直接影响肠道神经传导。例如,抑郁症患者便秘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
怎么拉屎快?调整饮食
每日补充适量膳食纤维,如带皮水果(苹果、梨)、全谷物(燕麦、糙米)及根茎类蔬菜(红薯、南瓜)。其次,注意饮水。每天摄入1.5-2L水,饮水不足时优先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如淡盐水)。
运动改善
核心肌群训练,如腹式呼吸训练(吸气鼓腹3秒→呼气收腹5秒,每日3组);快走/慢跑,让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每次30分钟。

改变排便姿势
一般来说,蹲着排便会比坐着更顺畅。因为蹲姿耻骨直肠肌更放松,直肠和肛管的连接更趋近于直线,直肠肛门角增大,这样粪便会更顺畅地从直肠进入肛门,继而排出体外。
建立排便习惯
例如训练一下自己的排便生物钟,餐后30分钟(尤早餐后)定时如厕。另外,注意情绪压力管理。
药物干预
开塞露、益生菌制剂有助排便或改善便秘情况,但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留意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建议擅自用药。

结语
想要排便顺畅,记得做好上面几点。
参考资料:
[1]拉屎最快、最干净的 1 种姿势,很多人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