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的分层与阶层的分流:高分考生刷屏背后,是被遗忘的低分考生

书生说文化 2024-06-26 19:24:37

几年前,教育部发布明文,各省各地不宜宣传所谓的“状元考生”。

所以,近几年我们倒是很少听到所谓的“全国状元”“省状元”“市状元”甚至是“县状元”,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各种各样普通考生难以企及的“高分考生”。

这两天,笔者看到了多篇关于各省各地高分考生的专题报道。

“660”、“670”、“710”这样的高分层出不穷,各省各地的各大媒体也都纷纷为这些考出高分的考生撰文贺喜。

伴随着主流媒体的欢呼叫好和考生家长、老师以及他们本人难以置信的失声尖叫,全国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些高分考生的身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马看尽长安花。”

十余年寒窗苦读,高分考生考一个令当地政府、主流媒体、家长老师以及他们自己都满意的高分不容易,欢呼喝彩,本无可厚非。

然而,在满屏关注高分考生甚至状元考生的同时,又有几人注意到在成千上万所谓的高分考生之下,还有众多难以计数的成绩并不怎么理想的低分考生。

虽然早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国就开始大力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但是时至今日,二十余年过去了,“分数至上”的唯分数论依旧甚嚣尘上。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联系,有人至今坚称,虽然分数不代表所有素质,不代表所有能力,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能考高分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因此,分数低的考生自然而然的被划归“素质低”“能力弱”的差生一类,而那些高分考生理所应当的又被划归“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天才一类。

成千上万的高分考生被高高捧起,难以计数的低分考生被默默忘记。

多年以后,高分考生大概率会成为所谓的各自阶级中,中高阶层的社会精英,而低分考生大概率会成为各自阶级中,中低阶层的普通百姓。

社会精英被高高捧起,普通百姓被默默忘记。

如果说上天命定的出身,如世家子弟和平民之子,决定了阶级的分层,那么人为划归的身份属性,如高考的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则决定了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的分流。

0 阅读:3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