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银。
01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很多家长都在苦恼:
孩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看不懂孩子了?那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去哪儿了?为什么以前成绩那么好,而现在却直线下降?的确,进入了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正在经历第二次大的飞速发育,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就很难把握住和孩子的关系。
为什么大多数沟通无效?
孩子说“每天学习太累,我一点都不想学习,太辛苦了。同学都比我强,人家钢琴十级,跳舞跳得非常好,我比不过他们,不想上学了”。
再比如“我同学咋都不理我呢?好像都看不起我,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相处”。
有的中学孩子总与兄弟姐妹起冲突、打架。
家长会怎么与孩子沟通?
孩子说学习太累了。
有些爸妈回应“干什么都挺累,工作比学习还累,你不可能过轻松的生活。你现在过得轻松以后就辛苦;现在辛苦以后就轻松些”。
觉得同学都比他强的,大家通常回应“你只要努力肯定能进步,能超越你的同学,你要加油”。
觉得跟同学不好相处的。
爸妈通常说“你要跟同学友好相处,多帮助同学,跟他们一起进步”。
对经常发脾气的孩子。
家长会说“你要控制脾气,调整情绪。不要对着干,不要觉得别人对你不好”。
如果遇到事情孩子就退缩。
我们会说“你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要坚持,只要行动就有效果”。
02
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但效果不大,对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无效。
因为这些沟通是在行为层面。但心理学认为要先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情绪,或出现这样的行为?
一个初一的男孩总是怼自己的奶奶。
奶奶通常提醒孩子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以及有时问作业做完了吗?都放在哪里?书包整理好了吗?
但孩子一听这些话就非常烦躁、甚至生气,就怼奶奶、坚决不让管。孩子的学习、时间管理都挺好。妈妈比较困惑。
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冰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孩子内心进行沟通。
孩子听到奶奶说这些话,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是觉得奶奶待他像对待3岁小孩。孩子特别想自主,希望成为一个大人。
初中孩子尤其不希望你把他当成小孩,所以奶奶那番话让他觉得自己被当成小孩,肯定不高兴。
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到,奶奶问就是在质疑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自主性,认为奶奶不信任他。
可以跟孩子沟通“奶奶说这些让你不舒服,你其实可以做到,但奶奶一提醒,好像奶奶不信任你,对吗?”
有个高中女孩觉得跟同学没什么交流,融入不到同学中。
蔺秀云老师问“有哪些让你跟同学相处比较困难的地方?你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她说班里经常排节目,她看节目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不该笑。担心如果有笑点不笑,说明没看出笑点很low。如果没笑点却笑了、别人没笑,显得自己傻。
女生关注自己表现好不好,没有关注别人的内容,所以回应不了,交往就困难。
03
透过现象看本质
孩子的每个问题背后都有其不同的原因。
这些原因往往与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个人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每一个行为或情绪反应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需要先了解孩子背后的真正问题, 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父母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真正的需求,然后再给建议。如果没有好的建议,倾听后加肯定也会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